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重要故事。
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似乎缺少關鍵元素。 確實如此。 色彩不僅使我們能夠更精確地看到世界,而且還創造了沒有色彩就不會存在的湧現品質。 例如,對面頁面的彩色照片顯示了噴泉平靜的水面上的秋葉,以及樹木和深藍色下午天空的倒影。 在同一場景的黑白照片中,樹葉不太清晰,深藍色的天空消失了,光的反射很弱,水本身幾乎看不見,天空、樹木和漂浮的樹葉之間明顯的深度差異也幾乎消失了。
然而,色彩的這種作用,甚至色彩的真正本質,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認識。 許多人認為,色彩是物體的一個定義性和本質屬性,完全取決於物體反射的光的特定波長。 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色彩是大腦中產生的感覺。 如果我們感知的顏色僅取決於反射光的波長,那麼物體的顏色會隨著一天中光照和陰影的變化而發生巨大變化。 相反,大腦中的活動模式使物體的顏色相對穩定,儘管其環境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