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決定是否要爬山時,我們會嘗試同時考慮山的高度和坡度的陡峭程度。然而,很有可能我們對這兩個變數的估計都是錯誤的。最近的兩項研究表明,我們對垂直距離的感知是如何被扭曲的——也許是出於良好的進化原因。
在一點幫助下
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不可能都是上坡路,但獨自一人走可能會感覺如此。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 Simone Schnall 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五月份的《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上報告說,在判斷山坡的陡峭程度時,與有朋友陪伴甚至只是想到朋友相比,獨自一人時人們會更高估山坡的角度。志願者與同伴成為朋友的時間越長,山坡似乎就越不陡峭。
作者假設,心理社會資源,例如身邊有值得信賴的朋友,可以幫助人們將周圍環境中的挑戰視為更容易應對。在類似的研究中,感到疲勞、身材不好或揹著沉重揹包的受試者,會覺得山坡比實際更陡峭,距離也比實際更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俄亥俄大學的 Emily Balcetis(未參與這項研究)表示,這種內建的感知錯覺可能提供進化優勢。她解釋說,誇大挑戰的難度“可能更好地幫助你做好應對它的準備”。
—Lucas Laursen
顯而易見的高度
這是一種常見的視錯覺:當您看到一條水平線和一條長度相等的垂直線時,垂直線總是顯得更長(右圖)。現在看來,根據研究人員的發現,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以同樣的方式誤判高度,這種錯覺可能是一種進化的感知扭曲,旨在幫助我們避免跌倒。
在六月份《進化與人類行為》雜誌上報道的實驗中,與人們估計的地面相同距離相比,人們高估了垂直距離 16% 到 51%——並且垂直距離越高,高估的程度就越大。加州州立大學聖馬科斯分校的進化心理學家 Russell E. Jackson 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解釋說,這些發現支援了他的“進化導航”理論。該理論預測,我們進化出了感知和導航機制,引導我們走向將成本(如危險)降至最低的路線。
儘管我們假設進化傾向於使我們的感知與現實相符,但 Jackson 表示,只要感知扭曲具有生存價值,情況就不一定如此。
—Kurt Kle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