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斯坦福——在斯坦福大學校園的一個實驗室裡,學生們體驗了當一頭牛的感覺。
他們戴上虛擬現實頭盔,手腳並用地行走,同時在虛擬鏡子中看到自己變成了牛。當這頭動物被電棍戳刺時,一名實驗室工作人員用一根棍狀裝置戳刺志願者的身體一側。地面震動以模擬電棍的震動。最後,這頭牛被帶向屠宰場。
然後,參與者記錄了他們在接下來一週的飲食。這項研究旨在揭示“變成”牛的短暫體驗是否會促使人們減少肉類消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斯坦福大學虛擬人互動實驗室主任傑里米·拜倫森說,其動機並不是要讓人們成為素食主義者。但該專案希望揭示虛擬現實是否可以改變那些消耗環境資源並導致氣候變化的行為。
“如果某人變成動物,他們是否會對該動物產生同情心,並思考它的困境?” 拜倫森問道。“在這種情況下,對動物的同情也與環境效益相符,即[不吃]動物會消耗更少的能量。”
這是拜倫森在實驗室進行的幾項與環境相關的實驗之一,所有實驗都旨在揭示是否有新的方法來鼓勵環境保護。志願者們還虛擬地砍倒了一棵樹,這項研究旨在檢驗人們對紙張使用的態度。另一些人則在虛擬現實中淋浴,同時吃著煤塊——字面意義上的吃——以瞭解加熱水需要多少煤。
虛擬現實,連同電腦遊戲和其他型別的技術,正被用來從新的角度來解決環境問題。國家科學基金會向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提供了 748,000 美元的撥款,用於進行四項實驗。與此同時,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市,該市、較小的城鎮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們正在進行與可持續性相關的實驗,這些實驗使用了視覺化技術。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決策劇場實驗室的經理蒂姆·赫倫表示,這項工作很重要,因為許多人難以理解氣候變化的事實。
“這是一種更引人注目的方式,讓人們瞭解他們現在的行為對未來的影響,”赫倫說。“這是關於為人們視覺化資料。一旦人們可以看到它,就會發現它改變了多少事情。人們開始真正理解現在必須做出一些改變以防止這些事情發生的必要性。”
研究具有長期影響
拜倫森說,虛擬現實體驗可以改變行為。他說,尤其是砍樹的實驗,讓那些經歷過這種體驗的人難以忘懷。
這項研究源於拜倫森閱讀的一篇新聞報道,報道稱,如果人們不使用再生衛生紙,在他們的一生中,每個人都會消耗掉兩棵原生樹。
在隨後的實驗中,拜倫森讓學生們站在森林的虛擬現實版本中,他們聽到風的沙沙聲和鳥兒飛過時的鳴叫聲。參與者拿著一個代表鏈鋸的裝置,當他們在高大的樹木上來回移動它時,會感到阻力。
木頭裂開了,然後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倒在了地上。森林變得寂靜,鳥兒不再歌唱。
在學生離開實驗室之前,那裡的一位女士不小心把桌子上的一杯水打翻了,並要求參與者幫助她清理乾淨。拜倫森說,那些經歷過虛擬現實的人使用的紙張比那些觀看過樹木被砍伐影片的人少 20%。
拜倫森說,在實驗結束後幾個月,他還會收到人們的電子郵件,告訴他,當他們走過商店的衛生紙通道時,會想起倒下的樹木。
牛實驗的結果尚未最終確定,因此拜倫森不知道人們在之後幾天是否少吃了肉。但他表示,研究參與者的評論表明他們確實對牛產生了同情心。斯坦福大學不會公佈志願者的姓名,但提供了一些他們在實驗後提出的問題的答案。
“一旦我習慣了,我就開始感覺自己像一頭牛了,”一個人寫道。“我真的感覺自己要走到屠宰場了,我感到很悲傷,我(作為一頭牛)要死了。最後的戳刺感覺真的很傷心。”
氣候研究的資金障礙
拜倫森希望更多地涉足氣候變化領域,儘管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為這項工作贏得資金。他已經向國家科學基金會申請了資助,但都沒有成功。
在一次採訪中,當被問及這個主題是否太具有政治爭議性時,他謹慎地回答道。他說,在國家科學基金會,“評論員對全球變暖的科學細節存在差異。”
“即使在那些非常確定全球變暖是真實存在的科學家中(這佔大多數科學家),確切的影響取決於變暖的模式,”他補充道。“人們對變暖的後果的看法存在更多差異。”
國家科學基金會發言人黛比·溫表示,她無法對尚未獲得資助的研究提案發表評論。但她表示,所有申請都“通過了黃金標準、基於價值、同行評審的評估進行篩選”。
拜倫森已經獲得了一些資金來教授有關海洋酸化的知識。他說,造成海洋酸化的原因——海洋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與氣候變化的原因本質上相同。
他設想開發一種虛擬現實體驗,讓人們在自己的家中進行常見的活動,同時生成代表二氧化碳排放的黑色氣球。這些氣球隨後會上升到大氣中,然後落入海洋。一旦進入水中,這些分子就會促使水中的 pH 值發生變化。
他說,他可能會讓人變成一條試圖尋找消失食物的魚,或者變成一個在珊瑚礁上掙扎著尋找鈣質來構建外殼的生物。他說,牛的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人們確實對動物產生了同情心,這表明同樣的模型也可以用於其他實驗。
玩影片遊戲來視覺化氣候變化
在溫哥華,電腦遊戲被用來展示全球變暖的影響。
來自郊區三角洲的高中生前往決策劇場玩遊戲,在遊戲中,他們要決定土地開發和電力使用。“這就像帶有氣候變化色彩的《模擬城市》,”決策劇場的赫倫在提到城市建設電腦遊戲系列時說道。
學生們可以選擇減輕氣候變化影響的方案,例如將住房建在交通要道旁邊,而“如果你做出其他選擇,你最終會因為洪水而擁有濱水房產,”他說。
三角洲正在為這項實驗提供資金,因為它面臨著關於適應的重大選擇。赫倫說,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淹沒該地區現有的堤壩。
赫倫說,其想法是與學生及其家人討論選擇能夠造福人們的選擇,“而不是試圖推銷我們必須放棄”一切。他說,如果把它說成是所有犧牲,人們就不會接受它,直到被迫接受,那時限制變暖就為時已晚了。
在哈佛,這項工作的重點是談判。
參與者坐在電腦螢幕前,扮演公園管理員或高爾夫球場所有者的角色,同時討論池塘和周圍土地的用途。在一個版本中,他們會交換角色,從另一方進行辯論。
哈佛大學教育學副教授亨特·蓋爾巴赫說,那些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的人“比只扮演一個角色的人更容易妥協,形成更好的關係”。該實驗透過給志願者一個虛擬佣金來衡量談判,如果他們能讓對方更接近自己的一方,佣金就會增加,而對於讓步,佣金就會減少。
蓋爾巴赫說,這些測試很重要,因為知道解決環境問題的正確科學方法是一回事,而讓不同的各方就解決方案達成一致又是另一回事。
蓋爾巴赫說:“我們對全球變暖瞭解很多,但仍然存在許多個人和情感上的非科學障礙,阻礙了更好的政策出臺。”“我認為這就是社會科學發揮作用的地方。”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