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眾科學 雜誌是能夠幫助人類走向更美好未來的大膽想法的擁躉,這已不是什麼秘密。 近年來,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注意到這一趨勢,甚至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會議的政策領導者今年也聚焦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題。
您如何知道哪些新興技術最有可能發揮作用? 我們在封面故事“改變世界的想法”中做出了年度預測。在我們討論的 10 項進展中,包括那些可以透過使用機器學習軟體和衛星來緩解貧困、可以在捕獲碳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以及甚至可能徹底殺死病毒感染的技術。
當然,任何給定技術的禍根都是其誤用。 以抗生素為例,這種“神奇藥物”在幾十年裡征服了細菌感染。 今天,耐藥菌正在興起,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我們對抗生素的濫用,尤其是在農場中。 這些藥物使擁擠環境中的動物保持更健康的狀態,並能夠在更少的食物上生長得更快。 正如 Melinda Wenner Moyer 在“工廠化農場超級細菌的潛在威脅”中所解釋的那樣,可怕的結果是一個快速蔓延的麻煩的溫床,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改善人類福祉不一定非要依賴技術。 有時我們只需要將研究已經表明的內容納入我們社會的政策中。 例如,政治家經常抽象地談論他們對家庭的支援,但在本期中,我們提出了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帶薪育兒假。 在我們的科學議程“養育嬰兒,幫助經濟”中,我們解釋了研究如何表明帶薪休假可以使兒童更健康,父母壓力更小,而不會損害企業。 然而,美國是唯一不保證帶薪育兒假的發達國家。
雖然我們所有的科學議程專欄都代表了編輯團隊的集體觀點,但這一篇比以往任何一篇都更能引起我個人的共鳴。 二十年前,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了,那時我和我的丈夫剛剛能夠支付我們的家庭開支。 因為當時我在以前的僱主那裡工作了 10 年,所以我得以拼湊出將近六週的帶薪“假期”時間來在家照顧她(時間太短了),所以我們沒有收入缺口。 我清楚地記得,美國尚未解決如此看似簡單的事情,這讓我感到震驚。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 新手父母不應該依靠運氣。 簡而言之,當有嬰兒的家庭的條件更好時,人類的未來也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