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可以從顱骨中瞭解很多資訊:專家只需看一眼顱骨就可以推斷出顱骨的性別、年齡和祖籍。但是,這種主觀評估在法庭上站不住腳,因為在法庭上,必須知道顱骨屬於特定失蹤人員的可能性有多大。為此,你需要數值機率。
當人類學家想知道,比如說,一個顱骨是否來自一位30多歲的古巴血統女性時,如果有一個大型的顱骨數字資料庫來進行查詢和分析,那將會有所幫助。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朝著這個工具邁出了幾小步。2009年,法醫人類學家安·羅斯開發了一款名為3D-ID的軟體,該軟體將顱骨上的三維座標與物理特徵資料庫(如前額的形狀)進行比較。憑藉數字化的優勢,3D-ID的表現一直優於人類專家,並提供了更高的特異性。例如,顱骨的祖籍可以從“西班牙裔”縮小到“瓜地馬拉人”。
現在,羅斯的目標是使資料庫更加準確。為此,她需要更多的顱骨,並且她認為她已經找到了完美的來源: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掃描。羅斯發現,在掃描了48個顱骨後,該技術提供了必要的測量資料,結果發表在1月份的《顱面外科雜誌》(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上。未來,出於醫療原因已經接受 CT 掃描的活人可以同意將其掃描新增到資料庫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存在大量身份不明的個人危機,有時我們只有顱骨,”羅斯說。事實上,美國有多達 40,000 具身份不明的人類遺骸,而 3D-ID 已經用於幫助追蹤其中一些遺骸。一個包含 CT 資料的擴充套件資料庫可能會在處理其他遺骸方面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