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龍墓地在冰川下被發現

隨著融化的冰川露出新的岩石表面,科學家們發現了數十個海洋爬行動物化石,這些化石長達五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智利南部一個融化的冰川附近,發現了數十具幾乎完整的史前海洋爬行動物骨骼。

科學家們發現了來自四種不同已滅絕魚龍的46個標本。這些生物的希臘名字意為“魚蜥蜴”,是一群生活在中生代(約2.45億至9000萬年前)的大型、快速游泳的海洋爬行動物。

新發現的骨骼來自胚胎和成年個體。研究人員在5月22日發表在《美國地質學會公報》雜誌上的研究中表示,這些生物可能在一系列災難性的泥石流中喪生,並儲存在深海沉積物中,這些沉積物後來被融化的冰川暴露出來。[檢視在智利發現的魚龍墓地照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魚龍的身體呈魚雷形,有垂直的鰭狀肢,以及帶有牙齒的長吻。

“它們今天看起來很像海豚,”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該研究的負責人沃爾夫岡·斯廷內斯貝克說。

斯廷內斯貝克和他的團隊在智利托雷德裴恩國家公園的廷德爾冰川附近發現了早白堊世(1.5億至1億年前)的標本。斯廷內斯貝克告訴《Live Science》,隨著冰川融化,含有化石的岩石暴露出來。

以前在南美洲發現的古代爬行動物非常少;只發現了一些肋骨和椎骨的殘骸。

在智利出土的最大的魚龍骨骼長超過16英尺(5米)。這些骨骼儲存得非常完好——有些甚至保留了軟組織。研究人員還在一個雌性標本中發現了化石胚胎。他們將這些化石歸為眼龍科 (Ophthalmosauridae) 。

研究人員說,這些“魚蜥蜴”可能在靠近海岸線的海底峽谷中捕獵,以類似魷魚的動物和魚類為食。研究人員認為,偶爾會有泥流像雪崩一樣傾瀉入水中,這些泥流殺死了魚龍。研究人員說,這些動物可能迷失方向並淹死,被吸入深海,它們的屍體被埋在沉積物中。

魚龍與恐龍在地球上漫遊、翼龍統治天空的時期同時在海洋中游泳,但它們可能在陸地和空中同類之前滅絕了,斯廷內斯貝克說。他說,海洋中全球性的氧氣消耗,可能是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可能導致了這些海洋爬行動物的滅絕。

研究人員說,這些生物的發現確立了智利冰川是全球早白堊世海洋爬行動物的主要遺址之一。但是到達化石遺址只是戰鬥的一半。為了到達那裡,團隊不得不開車五個小時,徒步10到12小時到營地,然後再徒步兩個小時,有時在暴雨、冰雹或雪中。

“這是我經歷過的最艱難的野外營地之一,”斯廷內斯貝克說。

版權所有 2014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