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從南極洲東部提取了一根近兩英里長的冰柱,其中包含過去兩次冰川時期大氣中二氧化碳(CO2)和甲烷(兩種強效且普遍存在的溫室氣體)濃度的記錄。 對該冰芯的分析表明,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百萬分之 380,即 ppm)比過去 65 萬年中發現的最高水平高出 27%。
冰芯資料還顯示,在整個時期內,南極洲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水平一直非常穩定,在 300 ppm 和 180 ppm 之間變化,並且這些氣體水平的變化至少需要 800 年,而人類在大約 100 年內就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水平提高到目前的水平。“我們添加了另一條資訊,表明人類改變大氣成分的時間尺度與氣候系統的自然時間週期相比非常短,”瑞士伯爾尼大學的托馬斯·施托克(Thomas Stocker)說,他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
該冰芯是歐洲南極冰芯鑽探專案 (EPICA) 的成果,它將氣候記錄比之前來自同一大陸的沃斯托克站的冰芯記錄向前延伸了 21 萬年。 科學家可以透過測量冰中捕獲的微小氣泡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來確定古代大氣濃度,這些氣泡是在冰雪降落到地面時形成的。 透過將 EPICA 氣泡資料與其他冰芯和海洋沉積物的資料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可以建立可靠的長期氣候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記錄似乎還表明,過去 10,000 年中甲烷水平的上升(一些人認為是人類農業的結果)可能僅僅是北方森林和溼地中植物分解的自然變異的結果。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為氣候建模人員微調他們的計算機模擬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目標。 因此,它可能最終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的變化。 但這塊寒冷、灰色的冰已經清楚地表明,人類已將大氣層推向了不尋常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