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卡特里娜颶風對墨西哥灣沿岸造成的破壞引發了關於我們預測和準備自然災害能力的一些難題。一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卡特里娜”。根據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分析,過去 35 年中,4 級和 5 級颶風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彼得·韋伯斯特和他的同事分析了 1970 年至 2004 年間在全球範圍內收集的颶風資料。透過研究風暴的數量、持續時間和強度,研究人員確定,自 1995 年達到峰值以來,熱帶氣旋活動年平均天數一直在下降。與此同時,風暴強度卻呈現上升趨勢。“在 1970 年代,全球平均每年約有 10 個 4 級和 5 級颶風,”韋伯斯特指出。“自 1990 年以來,4 級和 5 級颶風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全球平均每年 18 個。”
由於熱帶風暴從海水中汲取能量以增強威力,因此有人假設全球變暖——以及與之相關的海水變暖——可能會導致更強的颶風。因此,科學家們還將颶風資料與全球海面溫度 (SST) 測量值進行了比較。“我們的工作與海面溫度升高與颶風強度之間存在關聯的概念相符,”韋伯斯特說。“然而,這並非簡單的關係。事實上,很難解釋為什麼在過去十年中,當海面溫度上升幅度最大時,颶風總數及其持續時間卻有所減少。” 作者在報告中得出結論,在將觀察到的趨勢歸因於全球變暖之前,既需要更長的全球資料記錄,也需要更好地瞭解颶風如何融入一般大氣和海洋環流趨勢。“如果不瞭解這一點,”韋伯斯特評論道,“對未來更溫暖的世界中熱帶風暴的數量和強度的預測將僅僅是統計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