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颶風預測: “接近正常”的10到16個風暴

颶風季節於6月1日正式開始,預報員預計2016年大西洋將產生接近平均數量的颶風

颶風季節於6月1日正式開始,預報員預計2016年大西洋將產生接近平均數量的颶風。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局長凱瑟琳·沙利文警告說:“接近正常聽起來可能讓人感到放鬆和鼓舞,但我們可能會面臨比近年來更多的活動。” NOAA官員在週五(5月27日)在馬里蘭州蘇特蘭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釋出了預測。自2000年以來,NOAA每年都會發布颶風預測。

過去三年,大西洋經歷了颶風乾旱。2015年只有四次颶風和七次熱帶風暴。典型的颶風季節(持續到11月30日)會有六次颶風。[毀滅的歷史:八次大颶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NOAA 2016年預測稱,包括熱帶風暴和颶風在內,總共有10到16次命名風暴。今年的颶風亞歷克斯罕見的1月颶風,被算作這些命名風暴之一。熱帶風暴邦妮於週六(5月28日)在南卡羅來納州登陸,是今年的第二次命名風暴。

預測表明,四到八次命名風暴可能會變成颶風——有組織的、旋轉的風暴,持續風速為每小時74英里(119公里/小時)或更快。其中一到四次可能成為大型颶風,定義為3級或以上風暴——或風速至少為每小時111英里(179公里/小時)的颶風。

不可預測的模式

沙利文說,2016年的颶風預測是NOAA迄今為止最準確和可靠的。然而,NOAA預報員週五表示,兩個主要氣候因素可能會調整預期的風暴數量。

NOAA氣候預測中心首席季節性颶風預報員格里·貝爾說:“這是一個比大多數更具挑戰性的颶風季節展望,因為很難確定是否存在對熱帶風暴發展產生加強或競爭性氣候影響。”

颶風受到兩個主要氣候因素的影響——太平洋的厄爾尼諾/拉尼娜週期和大西洋多年代濤動(AMO)。兩者都是影響海洋表面溫度和風型的自然氣候模式,這是形成颶風的兩個關鍵要素。

沙利文說,活躍的厄爾尼諾現象有利於在東太平洋形成更多颶風,而在大西洋形成較少的風暴。根據NOAA的說法,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在消退,並且該模式可能會在8月之後,即颶風季節達到高峰時,轉向其較冷的拉尼娜階段。拉尼娜現象有利於更活躍的大西洋颶風季節。

沙利文說,大西洋多年代濤動每25到40年就會來回翻轉一次,也顯示出轉向冷階段的跡象。當AMO處於冷階段時,大西洋通常會看到較少的颶風。沙利文說:“如果這種轉變被證明不僅僅是短暫的,而不僅僅是暫時的波動,那麼它可能預示著大西洋活動的減少。”

目前的颶風預測提供了三種情景,其中第一種情景最有可能發生。

  • 情景1:如果拉尼娜現象發展,並且與低活動階段和冷AMO相關的條件也發展,則為接近正常的季節。

  • 情景2:如果拉尼娜和與高活動階段和暖AMO相關的條件都發展,則為高於正常的季節。

  • 情景3:如果拉尼娜現象沒有發展,並且通常與低活動階段和冷AMO相關的條件確實發展,則為低於正常的季節。

太平洋預測

儘管大西洋在2015年颶風季節期間平靜,但東太平洋卻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風暴襲擊。該地區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風暴,颶風帕特里夏的襲擊,並出現了18次命名風暴,包括13次颶風,其中9次達到大型颶風級別。根據NOAA的資料,東太平洋的平均季節有15.3次命名風暴,包括8.5次颶風,其中平均3.8次是大型颶風。

對於東太平洋,NOAA預測有13到20次命名風暴,包括6到11次颶風,預計其中3到6次是大型颶風。

季節性預測不提供關於任何風暴是否會在美國登陸的預測。這是因為當颶風來臨時,天氣模式對風暴的路徑有重大影響,因此只有當風暴在登陸前幾天內,才能預測登陸。

颶風季節展望將在8月初,即颶風季節高峰月份開始時進行更新。

版權所有2016年生命科學,一家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