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是人類進化的驅動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狩獵在人類進化中究竟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這是研究人員幾十年來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在四月刊《大眾科學》的一篇文章中,我探討了一些最新的發現,這些發現關係到我們的祖先是如何成為如此成功的掠食者的,以及他們向肉食的轉變本身是如何促進我們血統變化的。要了解更多關於肉食、狩獵和我們人類屬的進化,請檢視以下連結。
 
最早的屠夫
https://sciam.tw/article/the-first-butchers/
 
我們同類中的第一種:南方古猿源泉種可能是我們失落已久的祖先嗎?
https://sciam.tw/article/first-of-our-kind/
 
原始人類的食物分享行為
https://sciam.tw/article/the-food-sharing-behavior-of-protoh/
 
食腐與人類進化
https://sciam.tw/article/scavenging-and-human-evolution/
 
棒球運動員揭示了人類是如何進化出如此出色的投擲能力的
https://www.nature.com/news/baseball-players-reveal-how-humans-evolved-to-throw-so-well-1.13281
 
赤裸的真相:為什麼人類沒有皮毛
https://sciam.tw/article/the-naked-truth-why-humans-have-no-fur/
 
文化的硬核:肯亞坎傑拉南部的考古學
http://popular-archaeology.com/issue/june-2012/article/the-hard-stuff-of-culture-oldowan-archaeology-at-kanjera-south-kenya
 
粗暴和混亂:攻擊性、狩獵和人類進化
http://www.ucpress.edu/book.php?isbn=9780520274006
 
(非常)早期烹飪升溫的案例
https://sciam.tw/article/case-for-very-early-cooking-heats-up/
 
人類創造力的起源出乎意料地複雜
https://sciam.tw/article/the-origin-human-creativity-suprisingly-complex/
 
200萬年前人類的興起註定了大型食肉動物的命運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2012/04/25/rise-of-humans-two-million-years-ago-doomed-large-carnivores/
 
新大陸的陌生人
https://sciam.tw/article/stranger-in-a-new-land-2006-06/
 
人類祖先在 50 萬年前製造了致命的石尖矛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2012/11/15/human-ancestors-made-deadly-stone-tipped-spears-500000-years-ago/
 
最古老的箭頭暗示了現代人類是如何超越尼安德特人的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2012/11/07/oldest-arrowheads-hint-at-how-modern-humans-overtook-neandertals/  

凱特·王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專注於進化、生態學、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她對人類起源著迷,並對此進行了 25 年以上的報道。最近她開始痴迷於鳥類。她的報道曾帶她去過法國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那裡曾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園;去肯亞圖爾卡納湖畔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去馬達加斯加探險,挖掘古代哺乳動物和恐龍;去南極洲冰冷的水域,那裡座頭鯨以磷蝦為食;以及參加環繞康涅狄格州的“大日”比賽,在 24 小時內儘可能多地找到鳥類物種。凱特與唐納德·約翰遜合著了《露西的遺產:人類起源的探索》。她擁有密歇根大學生物人類學和動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 Wong @katewong

更多作者:Kate Wong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0 卷第 4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狩獵是人類進化的驅動力”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0 卷第 4 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2014-3JB161nXDWwcd5h5DPIwn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