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三年內,恆星將為行星獵人連線兩次,使他們能夠探測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尋找地球大小的外星世界。
比鄰星,距離地球僅 4.24 光年,將在 2014 年 10 月和 2016 年 2 月兩次從背景恆星前方經過。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應該在這兩個時期仔細觀察比鄰星,尋找可能揭示近軌道行星存在的細微光線變化。
位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空間科學望遠鏡研究所的天文學家 Kailash Sahu 今天(6 月 3 日)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 222 次會議上告訴記者:“這是一個確定比鄰星質量的機會,也可以探測到比鄰星周圍 4 天文單位 [天文單位] 以內的行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個天文單位是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約為 9300 萬英里(1.5 億公里)。
最近的外星行星?
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意味著它比我們自己的太陽更冷更小。
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約佔星系恆星總數的 75%。 研究人員表示,它們是孕育岩石狀、大致地球大小的世界的良好候選者,因為質量較小的恆星往往擁有相對較小的行星。
比鄰星是三合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是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 去年,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B(該系統中的另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一顆炙熱的岩石系外行星,其大小與地球大致相同。
天文學家尚未發現任何圍繞比鄰星執行的世界,但他們仍在繼續尋找。 而即將到來的恆星連線——Sahu 和他的同事透過使用 NASA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資料繪製比鄰星在天空中的路徑來預測的——為他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來加強搜尋。
這些連線提供了一個利用稱為引力微透鏡現象的機會。 當比鄰星從兩顆背景恆星前方經過時,它的引力場將彎曲並放大遙遠恆星的光線,就像透鏡一樣。
這個過程會產生一條光變曲線——遙遠恆星的光線隨時間推移而變亮和變暗——其特徵將告訴天文學家很多關於比鄰星的資訊。 例如,研究人員應該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確定比鄰星的質量,這將反過來揭示其溫度、直徑、亮度和壽命。
Sahu 說,任何在比鄰星 4 天文單位範圍內軌道上執行的行星也應該在 2014 年 10 月和 2016 年 2 月的事件期間產生明顯的光變曲線波動。(作為參考,木星到太陽的平均軌道距離為 5.2 天文單位。)
Sahu 說:“如果行星恰好靠近恆星經過,則有可能被探測到。”
傳播訊息
Sahu 補充說,哈勃望遠鏡將能夠捕捉到光變曲線中的行星訊號,其他一些強大的儀器,例如歐洲南方天文臺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也能夠做到這一點。
Sahu 和他的團隊希望他們已提交給《天體物理學雜誌》的新研究能夠傳播訊息,幫助促成使用此類大型且功能強大的望遠鏡進行全面的行星搜尋活動。
Sahu 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人們原則上可以尋找比鄰星周圍的行星。” “希望這將促成這樣的活動。”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