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今天釋出的一份報告稱,重振停滯不前的美國載人航天計劃不僅需要瞄準月球,還需要瞄準火星。報告闡述了前往紅色星球的三條潛在路徑——同時警告說,到達火星將需要NASA重新思考其任務規劃方式。
報告稱,繼續按照該機構目前的路線前進“是自取失敗、幻滅,以及長期以來國際社會認為載人航天是美國最擅長的領域的看法。”
報告中設想的最短火星路線將從前往近地軌道小行星並將其取回開始——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認可的目標——然後是前往火星的兩顆衛星的任務,最後是前往火星本身的旅行。更復雜的方案將包括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穩定區域(稱為拉格朗日點L2)、深空小行星或月球表面停留,作為前往火星的途中停靠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報告的計劃將使人類在2037年至2050年之間的某個時間登上火星,耗資數千億美元,並伴隨“重大生命風險”,報告稱。到達紅色星球將需要對NASA的載人航天計劃進行長達數十年的資金投入,其水平將超過通貨膨脹率,結束載人任務30年的預算停滯不前。
普渡大學校長米奇·丹尼爾斯說:“如果我們不採取一種截然不同的經商方式,我們將永遠無法到達火星。”他也是撰寫該分析報告的委員會的聯合主席,普渡大學位於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
NASA在2011年退役太空梭後,現在依靠俄羅斯火箭將其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ISS)。該航天機構正在開發一種新型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以及配套的宇宙飛船“獵戶座”,用於載人深空任務。它們的首次飛行計劃於2017年進行。
但是,該機構載人太空探索計劃的最終目標一直處於變化之中。2010年,奧巴馬取消了美國宇航員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總統支援一項任務,即取回一顆小行星並將其拖入月球軌道進行進一步研究。NASA表示,這將使機組人員能夠在深空練習機動,並希望在2030年代將人類送上火星,但該計劃受到了科學家和立法者的懷疑,他們懷疑其價值和可行性。
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歷史學家和太空政策專家約翰·洛格斯登表示,總的來說,該分析“當然是對當前計劃的譴責”。“如果這個國家想將人類送出近地軌道,就不能像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進行。”
新的報告贊成重返月球,認為月球表面作為通往火星的中間步驟具有“顯著優勢”。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SpacePolicyOnline.com的太空專案分析師和創始人瑪西婭·史密斯說,以月球為目標也將使美國的目標與其歷史悠久的太空合作伙伴(包括歐洲航天局)的目標保持一致。
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行星科學研究所執行長馬克·賽克斯表示,他對報告委員會沒有追求更激進的願景感到失望,例如探索機器人和載人任務的結合,甚至提出在火星上建立人類定居點。
賽克斯說,以短暫訪問紅色星球表面為目標是一條死衚衕。“我擔心,未能提出難題,未能大膽,可能會導致我們的人類探索計劃走向終結,”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