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螽斯耳朵驚人地相似

螽斯耳朵結構與人類相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中,展示了兩個不相關的生物如何進化出相似的特徵,研究人員發現,一隻雨林螽斯的耳朵與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耳朵非常相似,儘管它的聽覺器官藏在前腿的彎曲處。

這種昆蟲,一種來自哥倫比亞戈爾戈納島的黃橙臉螽斯(Copiphora gorgonensis),具有與人類鼓膜和耳蝸相似的耳朵結構。當聲波接近螽斯的腿時,它們會搖動一層類似於人類鼓膜的薄膜。這種薄膜將來自氣壓波的較大運動轉化為另一個稱為角質層板的結構中較小但更強大的運動。反過來,該板在類似於展開的人類耳蝸的充滿液體的腔室中產生漣漪。在這個腔室內,感覺細胞像鍵盤一樣排列,從高頻到低頻敏感度,非常像人類。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的主要作者、現任英國林肯大學的感官生物學家費爾南多·蒙特亞萊格雷-Z表示,C. gorgonensis 精巧進化的耳朵可能有助於它躲避蝙蝠等捕食者。康奈爾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羅納德·R·霍伊(未參與這項工作)表示,這一發現“是趨同進化的又一個顯著證明”。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個微小系統的效率可能會啟發工程師們基於螽斯的耳朵設計創造微型感測器——例如,用於助聽器。這種感測器可能更不易碎、更小、更靈敏,並可能激發我們尚未想到的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