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線上出版物 The Conversation 許可轉載,該出版物報道最新研究。
牙齒腐蝕是當今世界最常見的牙齒問題之一。碳酸飲料、果汁、葡萄酒和其他 酸性食物和飲料 通常是罪魁禍首,儘管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清潔牙齒的方式也起作用。這一切都讓它聽起來像是一個相當現代的問題。但研究表明,實際上人類已經遭受牙齒腐蝕數百萬年了。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和我的同事在我們的一個已滅絕的祖先的兩顆250萬年前的門牙上發現了與現代腐蝕引起的牙齒病變非常相似的病變。這進一步證明,儘管史前人類及其祖先的飲食與我們截然不同,但他們遭受的牙齒問題與我們自己驚人地相似。
牙齒腐蝕會影響所有牙齒組織,通常會在牙釉質和牙根表面留下淺而有光澤的病變。如果您刷牙太用力,可能會削弱牙齒組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讓酸性食物和飲料形成稱為非齲性頸部病變 (NCCL) 的深孔。
我們在一種人類祖先物種南方古猿非洲種的化石牙齒上發現了這種病變。考慮到病變的大小和位置,這個人很可能患有牙痛或敏感。那麼,為什麼這種史前人科動物會有牙齒問題,看起來與今天飲用大量碳酸飲料引起的牙齒問題無法區分呢?
答案可能要回到另一個不太可能的相似之處。今天的腐蝕性磨損通常也與用力刷牙有關。南方古猿非洲種可能因食用堅硬和纖維性食物而經歷了類似的牙齒磨損。為了形成病變,他們仍然需要高酸性食物的飲食。這種酸性食物可能不是碳酸飲料,而是柑橘類水果和酸性蔬菜。例如,塊莖(土豆等)很難咀嚼,而且有些塊莖可能出乎意料地呈酸性,因此它們可能是導致病變的原因。
牙齒腐蝕在化石記錄中極為罕見,但這可能是因為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想到要尋找它的證據。但是,另一種問題,齲齒或蛀牙,在化石牙齒中更常見。
蛀牙是當今牙痛的最常見原因,是由於食用澱粉或含糖食物和飲料(包括穀物)引起的。它們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相對現代的問題,這與農業的發明將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及最近的精製糖引入我們的飲食有關。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事實上,在幾乎所有研究過的史前人科動物物種的牙齒化石中現在都發現了蛀牙。它們可能是由食用某些水果和植被以及蜂蜜引起的。這些病變通常很嚴重,例如在新發現的物種,納萊迪人的牙齒上發現的蛀牙。事實上,這些蛀牙非常深,它們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形成,並且幾乎肯定會引起嚴重的牙痛。
牙齒磨損
另一種引人注目的牙齒磨損型別在化石記錄中也更常見,而且我們再次可以透過觀察今天活著的人的牙齒來猜測它是如何以及為何產生的。這個過程稱為牙齒磨損,是由反覆摩擦或將硬物抵住牙齒引起的。它可能來自咬指甲、吸菸鬥或用牙齒夾住縫紉針。這些活動通常需要數年才能形成明顯的刻痕和凹槽,因此當我們在化石牙齒中發現此類孔洞時,它們為我們提供了有關行為和文化的有趣見解。
這種史前牙齒磨損的最佳例子是“牙籤槽”,據信是由反覆將物體放入嘴中引起的,通常在後牙之間的縫隙中。在這些凹槽周圍發現微觀劃痕表明,它們是史前牙齒衛生的例子,其中個體使用棍子或其他工具來清除食物殘渣。其中一些凹槽與蛀牙和其他牙齒問題出現在同一顆牙齒上,這表明它們也可能是人們試圖緩解牙痛的證據。
這些病變已在多種人科動物物種中發現,包括史前人類和尼安德特人,但僅在我們最親近的物種中發現,而不是在我們更古老的祖先中。這可能意味著這種牙齒磨損是腦容量更大的物種更復雜行為的結果。但更可能的是,它是不同飲食和文化習慣的結果。
我們確切知道的是,我們通常與現代加工食品和精製糖飲食相關的複雜而嚴重的牙齒問題實際上早在我們的祖先中就已存在,儘管頻率較低。進一步的研究可能會表明,病變在我們的祖先中比以前認為的更常見,並最終將提供更多關於我們遙遠的化石親屬的飲食和文化習俗的資訊。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Conversation。閱讀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