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ESA 和 VALENTIN BUJARRABAL/國家天文臺 |
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清晰地觀察到行星狀星雲形成過程中產生的衝擊波。這張新影像證實了理論預測的複雜氣體結構,並可能預示著我們太陽的死亡將如何展開。
西班牙和美國研究人員對葫蘆星雲(也因其含有大量硫化合物而被戲稱為臭雞蛋星雲)進行了觀測,研究了垂死恆星噴射出的氣體如何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他們發現,正如計算機計算所預測的那樣,高速碰撞導致衝擊波陣面的形成,從而加熱周圍的氣體。在右圖的影像中,從恆星噴射出的氣體顯示為黃色,加熱的氣體顯示為藍色。垂死的恆星本身被籠罩在兩條流動氣體流之間的塵埃帶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團隊成員瓦倫丁·布哈拉巴爾指出:“我們可以看到衝擊波是如何突破周圍氣體的。” “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期望的兩種衝擊波成分——前向和後向衝擊波。” 哈勃影像中顯示的大部分氣體流似乎來自大約800年前發生的突然加速。研究小組推測,再過1000年,這個原行星狀星雲將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