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因助長人類敵意而臭名昭著。但當氣溫下降時情況又如何呢?寒冷效應的研究相對較少,儘管有跡象表明,令人不適的寒冷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衝突,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則可能平息衝突。
一個瑞士領導的小組使用樹木年輪資料研究了大約2500年間中歐夏季氣候模式,發現長期變暖和異常寒冷時期與社會動盪同時發生。正如他們在2011年1月在《科學》雜誌上線上報道的那樣,研究人員發現寒冷時期與喧鬧的歷史事件重疊,從公元前350年左右的凱爾特人擴張到19世紀現代歐洲向美洲的移民。
同樣,一系列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實驗室實驗表明,令人不適的寒冷,就像令人不適的炎熱一樣,會激發人們的攻擊性。關於這種效應是否會在極端溫度下減弱,存在爭議 [見方框]。但僅從實驗室的發現來看,寒冷似乎也可能像炎熱一樣引起麻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大多數現實世界的研究表明,在冬季以及氣溫降至特定氣候下被認為舒適溫度以下的寒流期間,襲擊事件以及許多其他犯罪事件都會減少。但也存在例外,包括12月和1月的犯罪高峰,儘管研究人員傾向於將這些歸因於假日季等混雜因素,而不是寒冷和更長的黑暗時間。
這種現實生活中的模式表明,寒冷有可能遏制犯罪,並反映了在受控環境中試圖研究犯罪誘因的一些困難。例如,與實驗室不同,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對溫度有最終決定權,而世界各地的人們通常可以自由地新增一兩層衣服。專家還指出,通常在寒冷時比在過熱時更容易恢復到舒適的體溫。
炎熱和寒冷的天氣會引發截然不同的人類行為。當天氣炎熱時,許多人會走到戶外,而極度寒冷則會阻止除少數耐寒者之外的所有人進行不必要的冒險,從而減少了潛在受害者遇到潛在作案者的機會。因此,儘管有跡象表明寒流會加速社會動盪並引發某些形式的社會壓力,但就目前而言,寒冷的氣溫似乎與引發犯罪無關。
太熱而無法生氣?
多項研究表明,炎熱天氣與暴力犯罪率之間存在聯絡。然而,關於攻擊性是否會在極高溫度下減弱,爭論仍在激烈進行。對美國城市資料的某些解讀表明,溫度與暴力犯罪(如嚴重襲擊)呈線性關係,暴力行為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加。其他研究人員認為,犯罪曲線在極度悶熱的情況下會趨於平緩甚至下降,其方式可能因一天中的時間、犯罪性質甚至研究季節而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