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並幫助疫苗懷疑者

理解人們恐懼背後的價值觀

我們正處於疫苗的黃金時代。我們有數十種針對傳染病的高效疫苗獲得許可,前景廣闊的新技術為疫苗開發做出巨大貢獻,並且有幾種有希望的疫苗正在研發中。不幸的是,疫苗已經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隨著百日咳和麻疹等曾經具有毀滅性疾病的大幅減少,似乎有些父母認為疫苗本身是新的危險。但是威脅並沒有消失;它一直透過疫苗接種來控制。由於對疫苗猶豫不決的群體尤其令人擔憂,我們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來說服人們,真正的危險仍然是疾病。

當提出反駁這些說法的論據時,人們對疫苗化學成分的擔憂、政府強制接種疫苗才能入學以及“大型製藥公司”推動疫苗接種的看法似乎沒有改變。現有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提供教育或解決父母對疫苗的態度,但很少關注人們所持有的價值觀。我們知道,許多因素會影響人們在決策時保留和使用事實的方式,而且我們大多數人做決定並非基於毫無感情的邏輯。但是如果單憑事實不起作用,那該怎麼辦?

也許我們一直沒有找對地方。最近,重點一直放在教育干預、利他主義的呼籲和統計資料上,而答案可能在於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政治學和社會心理學。我們懷疑個人價值觀可能掌握著關鍵——畢竟,許多政客會呼籲選民的價值觀——因此我們試圖確定價值觀與疫苗猶豫之間是否存在關係。我們發現疫苗猶豫與純潔和自由的價值觀之間存在聯絡,這尤其具有啟發意義,因為許多“傳統”的親疫苗論點都側重於其他價值觀:公平以及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傷害。或許,如果我們將這些額外的價值觀納入支援疫苗的資訊中,它們將更容易引起猶豫不決的父母的共鳴,並且更有效地地說服人們接種疫苗。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麼,這些價值觀是什麼,它們意味著什麼?我們使用了一個名為道德基礎理論的框架,這是社會心理學中一個相對較新的發展,可用於描述道德品味。當我們對某件事的對錯做出快速判斷時,多種廣泛的價值觀——權威、關懷、公平、自由、忠誠和純潔——會指導我們的直覺。並非每個人都以相同的方式使用這些價值觀。正如有些人對甜味比對鹹味更敏感一樣,有些人也會優先考慮某些基礎而非其他基礎。個人在道德基礎問卷上獲得的分數反映了他們對特定基礎的強調程度;分數越高,在他們的決策中考慮的因素就越大。  

在我們的第一個研究中,我們在埃默裡大學的團隊線上招募了 1000 多名參與者,並詢問了他們關於疫苗態度以及他們對道德基礎的認可的問題。疫苗態度是使用兒童疫苗家長態度簡量表進行測量的,這是一種標準化評估方法。我們發現,對疫苗有中等擔憂的父母在所有基礎上的得分都與其較少擔憂的父母相似,只是純潔性除外。中度擔憂的父母高純潔性得分的可能性是後者的兩倍。與猶豫程度最低的父母相比,最高類別的父母在純潔性和自由方面的得分都高出兩倍,並且在權威方面的得分低出兩倍。從本質上講,與不猶豫的父母相比,猶豫的父母更有可能強烈強調純潔和自由的價值觀,並且不太可能強烈強調權威的價值觀。

我們在洛約拉的同事(Cara Ray、Kala Melchiori 和 Jeff Huntsinger)懷疑,反疫苗網站上常見的說法,例如“疫苗含有毒藥/毒素/汙染物”和“疫苗強制接種是過度政府控制”可能會特別引起猶豫的父母的共鳴,因為它們刺激了這些純潔和自由的價值觀。在第二項研究中,我們要求父母評估他們對以純潔和自由為主題的疫苗說法的信念強度,這些說法是根據我們在反疫苗網站上常見的主張改編的。這項第二項研究不僅複製了第一項研究的純潔性和自由發現,還表明這兩個基礎的高分與對這些以純潔和自由為主題的疫苗說法的更強烈的信念有關。這表明,對這些基礎的更強烈認可可能會使個人更傾向於相信與這些價值觀產生共鳴的主張,即使這些主張本身在事實上不準確。

雖然這些發現可能為疫苗態度的形成和改變提供潛在機制,但重要的是要注意我們的結果是相關的,而不是因果的。此外,準確識別一種現象並不會自動轉化為成功的干預措施。儘管如此,這些發現表明,目前推廣疫苗接種的資訊——主要傾向於關注關懷/傷害,在某些情況下關注公平——可能並沒有針對疫苗猶豫父母最關心的道德問題。這可能為支援疫苗接種的資訊開闢一條新的途徑,以納入純潔和自由的價值觀。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與擔心的父母聯絡,他們可能會更願意接受我們的意見。如果其他醫療保健決策和態度,例如關於姑息治療或性傳播疾病檢測的決策和態度,也與道德基礎相關呢?我們如何利用這種關聯來促進整體公共健康?我們渴望瞭解答案。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Avnika B. Amin is a doctoral student of epidemiology at Emo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vaccine attitudes and uptak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surveillance, and health equity.

More by Avnika B. Amin

Saad B. Omer is the William H. Foege Professor of Global Health and a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and Pediatrics at Emo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cludes seminal work on laws as behavioral nudges and multi-tiered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vaccine uptake and studies on vaccine acceptance in a variety of countries, specifically focused on maternal and childhood immunizations.

More by Saad B. Omer

Jesse Graham is the George S. Eccles Professor of Business Ethic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s Eccles School of Business. He investigates the moral, ideological, and religious principles that cause so much conflict and yet provide so much meaning to people's lives.

More by Jesse Grah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