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17年9月,朝鮮測試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核彈。其爆炸強度是之前五次地下核試驗的10倍(地圖)。我們是如何知道的?一個由300多個地震監測站組成的全球網路站崗放哨。爆炸發生後,地震儀會在幾分鐘內接收到兩種型別的衝擊波,並向情報官員發出警報。科學家們之後會了解更多。自上次爆炸以來,他們已將地震訊號與衛星影像和其他資料相結合,以精確定位更多細節,最近已釋出,例如精確的位置和炸彈大小(圖表)。如果朝鮮——或任何其他國家——再次嘗試進行核彈試驗,全世界都會知道。
來源:凱蒂·皮克;資料來源:“朝鮮宣告的核試驗的耦合位置/深度/當量問題”,作者:Michael E. Pasyanos 和 Stephen C. Myers,刊登於《地震學研究快報》。2018 年 8 月 8 日線上釋出(炸彈大小和爆炸深度);“基於微分地震波到達時間和干涉合成孔徑雷達的朝鮮核試驗絕對位置”,作者:Stephen C. Myers 等人,刊登於《地震學研究快報》。2018 年 8 月 15 日線上釋出(試驗地點); www.Norsar.No (地震圖);“豐溪里核試驗場:試驗隧道教程”,38 North,2018 年 5 月 23 日 www.38north.Org/2018/05/Punggyetunnel052318 (隧道位置);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