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 世紀 90 年代全球氣候談判開始以來,聯合國代表積累了一套獨特的、氣候外交方面的行話。為了安撫特定國家,採用了委婉的說法。首字母縮寫詞基於正式協議中拗口的措辭。
以下是氣候中心 (Climate Central) 的指南,旨在幫助您理解在今天開始的關鍵的兩週巴黎氣候談判之前出現的晦澀難懂的術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出現更多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其含義:
每年年底都會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在此期間,將在較低級別會議中醞釀的決策進行談判,並正式納入氣候協議。這些會議被稱為締約方大會(COPs),巴黎會議將是第 21 次締約方大會。
其含義:
與《京都議定書》(一項 1997 年的氣候協議,旨在迫使某些國傢俱體減少汙染,但實際上未能減緩全球變暖)不同,人們希望達成的巴黎協議將看到各國採取自願措施來阻止溫室氣體汙染。超過 100 個國家已經概述了這些步驟將是什麼。這些國家做出的氣候承諾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 (INDCs)。
其含義:
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計劃正在全球範圍內湧現,限制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對排放這些氣體的公司徵稅。一些碳市場已經跨越國界——歐盟交易系統涵蓋 31 個國家,加利福尼亞州的計劃與魁北克的計劃相關聯。許多國家希望巴黎協議能夠明確允許這種國際貿易作為減少汙染的工具。談判代表為碳交易採用的代號旨在安撫對國際市場普遍持謹慎態度的反資本主義拉丁美洲政府。
其含義: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通常簡稱為“土地利用”,每年約佔排放到大氣中的氣候變化汙染的四分之一。目前尚不清楚 LULUCF 將在巴黎協議中發揮什麼作用,但似乎可以肯定它將以某種形式發揮作用。
其含義:
島嶼國家、非洲國家和其他脆弱國家正在推動建立一個提供資金的系統,以幫助他們從氣候變化加劇的災難中恢復,例如海平面上升或強風暴。造成全球變暖最多的發達國家擔心被要求為惡劣天氣支付無限的賠償。為了安撫富裕國家,“賠償”一詞已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不那麼令人恐慌的詞。
其含義:
這個過時的術語可以追溯到《京都議定書》,該議定書將最富裕的國家歸入了單一群體。每個附件一國家都應該在溫室氣體汙染方面實現具體的減排目標。此後,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例如,希臘是附件一國家,但其人均 GDP 不到新加坡的一半,而新加坡是非附件一國家。此外,人們希望達成的巴黎協議的自願性意味著現在根據財富將國家劃分為二元類別意義不大。儘管如此,“附件一”的提法仍然散佈在巴黎協議草案的文字中,因為一些國家,例如印度,堅持對公平的官僚主義解釋,而其他國家則認為這些解釋是僵化和過時的。
其含義:
77 國集團成立於 20 世紀 60 年代,當時由 77 個發展中國家組成。它現在是聯合國氣候談判中的一個談判集團,代表超過 130 個國家。它與中國合作進行談判,儘管中國經濟發達。LDC是一個談判集團,由地球上約 50 個最不發達國家組成,例如布吉納法索、萬那杜和緬甸。
其含義:
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國家聯盟是由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國家組成的談判集團。這些國家往往也很貧窮,這使得它們適應海平面上升的任務更具挑戰性,並且可能具有生存危機。這些國家包括古巴、海地和貝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