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論壇 是邀請科學技術領域專家就熱點問題撰寫的文章。
編者按:這是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製作的,對頂尖科學家進行的一系列採訪的最後一篇,採訪是在上週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會議之際進行的;由卡蒂亞·莫斯科維奇為世界經濟論壇進行的採訪。
抗生素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但其誤用和過度使用正在使其效力降低,因為細菌產生了耐藥性。儘管科學家們發出了警告,但在許多國家,抗生素的處方量仍在飆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文基·拉馬克裡希南是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諾貝爾獎獲獎化學家,他向我們講述了更好地瞭解這些神奇藥物的使用和誤用的重要性。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世界似乎正在耗盡抗生素。在20世紀中期,有超過20種新的抗生素上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只有兩種新的抗生素上市。這是為什麼?
這並不是完全清楚。由於二戰期間製造青黴素的努力及其成功,人們強烈希望尋找其他抗生素。因此,在40年代和50年代,人們發現了許多新的抗生素。
但後來,對於能夠有效的新化合物的數量,出現了收益遞減的規律。能夠殺死細菌是不夠的;你必須能夠廉價地製造抗生素,而且它必須是安全的。因此,真正的新化合物的數量減少了,許多製藥公司都在修改已知的抗生素,試圖使它們更好、更有效。
最近有報道稱取得突破——一種新的抗生素“在沒有可檢測到的耐藥性的情況下殺死病原體”。您如何看待這一進展?
的確,有一份關於來自土壤細菌的抗生素的非常有趣的報告,它代表了一個新的類別。許多細菌無法培養,但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巧妙的技巧來獲得相當數量的這種細菌,並從中分離出一種新的抗生素。它在人類中的用途如何還有待觀察,因為它必須經過臨床試驗。
另一個問題是耐藥性。在論文中,他們聲稱這種抗生素由於其作用方式,不太可能導致耐藥性。但人們之前對許多不同的事物說過同樣的話,最終耐藥性似乎還是會出現。我有點謹慎,不會說對任何東西都不會產生耐藥性,因為自然選擇非常強大,並且有一種擊敗最強大工具的方法。不過,它看起來很有前景。
研究人員現在正在對抗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具體來說,正在進行哪些工作?
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有幾個方面。擁有高度特異性的靶點非常重要,這些靶點可以殺死導致疾病的特定細菌,而不是使用廣譜抗生素,只有在您不知道疾病的原因且沒有時間時,才應將其作為最後的手段使用。
但有一個更大的問題——耐藥性問題也是由於濫用抗生素造成的。許多人去看醫生時,當他們患上感冒或流感時,會要求開抗生素,而這些抗菌化合物對感冒或流感是無用的。在許多國家,可以非處方購買抗生素。通常,如果人們很窮,他們就不會服用全部劑量——所有這些都會導致耐藥性。
在印度等國家,人們會為了預防感染而預防性地給你抗生素。這隻應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進行,因為它再次傳播了耐藥性。
那麼,問題主要侷限於發展中國家嗎?
完全不是——除了為流感開抗生素外,西方國家還在飼料中使用抗生素來使牛增肥——這是一種濫用抗生素的行為。如果耐藥性傳播太多,這會導致耐藥菌株的傳播,使當前的抗生素無用。
我們需要更好的診斷方法,以便我們能夠非常快速地診斷出導致特定疾病的細菌,然後使用窄譜抗生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最後,還有整個關於改善公共衛生的議題。
現在人們在世界各地流動,因此如果在一個地方出現耐藥性,它會很快傳播到其他地方。因此,它需要協同攻擊——這是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
您有信心我們能贏得這場對抗耐藥細菌的戰爭嗎?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認為當事情變得嚴重時,人們有做出回應的習慣。我希望人們不要等到出現大危機才做出回應,因為那樣會在事情得到糾正和改善之前死很多人。
我更希望各國政府達成一項全球協議,為抗生素的使用制定某些指導方針——用於公共衛生、衛生、動物產業中抗生素的使用;還將促進科學——獲得更好的診斷方法,更好地瞭解細菌如何導致疾病以及開發新的抗生素。
一個沒有抗生素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我不認為永遠會有一個沒有抗生素的世界。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對所有已知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菌株,那麼在找到新的抗生素之前,將會發生大規模的流行病。這不會像回到黑暗時代那樣,因為現在我們對細菌的工作方式、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以及如何製造抗生素有了大量的瞭解。但我們必須積極主動。
有抗生素的替代品嗎?
抗生素應作為最後的手段使用。除了公共衛生和衛生等一般預防措施外,疫苗可以帶來巨大的好處。如果我們能夠為許多嚴重疾病開發出良好的疫苗,那就太棒了。然而,疫苗開發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有時,儘管經過多年的努力,它還是會失敗。
噬菌體——攻擊特定細菌的天然病毒——有時被認為是可能的工具。儘管它們在 20 世紀初被發現,但它們的臨床應用迄今為止僅限於俄羅斯、[喬治亞共和國]和波蘭的一些努力。這部分是因為它們是大型生物製劑,將噬菌體輸送到適當的目標不像給藥小分子抗生素那麼簡單。噬菌體和細菌也會發生突變,導致它們失效。然而,未來的研究可能會為更多地使用噬菌體來治療細菌感染鋪平道路。
各國政府和公眾是否開始瞭解耐藥細菌的問題並採取措施?
我認為是的。當然,當耐藥性成為一個大問題並開始影響中產階級和富人時,將會出現強烈抗議。但我認為情況已經在發生變化。例如,在印度,我看到很多關於加強抗生素監管和更好地利用抗生素的觀點。但印度在提供適當的衛生和公共衛生方面存在巨大問題,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這是一個多管齊下的方法。公共衛生和衛生等措施將需要很長時間。
您認為藥物的生產應該由政府資助還是由私營公司資助,就像今天的情況那樣?
我個人認為,對於某些事情,私營企業模式行不通。開發一種新藥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但是,當你開發出一種新的抗生素時,你首先被告知的是,只有在作為最後的手段對抗耐藥菌株時才能使用它。這本身就限制了可以使用這種藥物的患者數量——這也限制了你的收入。
如果這是一種好的抗生素,患者會在一兩週內痊癒——而理想情況下,如果你想從一種藥物中賺很多錢,它應該是患者必須終生服用的東西。因此,抗生素本質上不會是同一類的賺錢工具。
因此,我認為政府真的需要參與到新抗生素的開發中。他們必須將此視為對社會普遍有益的事情,正如政府資助教育、道路、警察、國防等原因一樣。這是一個政府需要採取行動的案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