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在某個時候,它們會耗盡,或者我們破壞它們。當這兩種情況發生時,地球上的物理系統和人類系統都會受到損害。2019年,地球委員會——一個由我共同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與未來地球科學家網路和全球公域聯盟合作,召集了一大批研究人員,為資源劃定邊界,以確保地球及其人民的安全。
我們從五個領域入手,這些領域涵蓋了地球相互關聯的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氣候、生物圈、水迴圈、氣溶膠和養分迴圈(氮和磷)。在每種情況下,我們都設定了兩個閾值,而不是設定一個單一的閾值:一個對整個地球而言是“安全”的極限,以及一個對世界各地的人們“不造成重大傷害”的“安全且公正”的極限。在所有情況下,“安全且公正”的極限都等於或嚴於“安全”極限。我們的小組目前正在研究另外兩個領域的極限:海洋和化學汙染,如微塑膠。
當然,困難的部分是確定什麼是“公正”,並對這種評估進行量化。以氣候變化為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警告說,世界必須阻止全球變暖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超過這個水平,我們極有可能達到臨界點,導致破壞性氣候影響顯著惡化。因此,1.5攝氏度是一個旨在保持地球和人類相對安全的邊界。然而,即使全球氣溫至今僅升高了1.2攝氏度,數千萬人已經暴露在足以致命的炎熱潮溼環境中,而且這種環境肯定會讓人感到壓迫,以至於無法工作以滿足基本需求。此外,數百萬居住在海邊和島嶼上的人們正被迫遷移,因為海平面上升導致海岸線崩解,並且沿海風暴變得越來越嚴重。這當然是不公正的。在我們小組的評估中,氣溫升高1.0攝氏度是氣候變化的安全且公正的極限——它堅持了一項基本的公正原則,即不傷害人類。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在設定安全且公正的極限時考慮了局部效應,因為全球模式可能會掩蓋區域性層面的嚴重問題。例如,空氣汙染可能會在一個特定區域傷害人們,然後才會傷害全世界的人們。氣溶膠,或直徑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由一系列工業過程釋放到空氣中,開始改變季風降雨模式,而數百萬人依賴季風降雨來種植食物。這些模式是全球性的。氣溶膠也會損害人類肺部,儘管其水平尚未高到足以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損害,但區域性空氣汙染可能是致命的。這種汙染在較貧窮地區尤其嚴重。每年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我們為氣溶膠設定了一個安全極限,即0.25至0.50氣溶膠光學深度(AOD),這是大氣中氣溶膠含量的估計值。我們還設定了一個安全且公正的極限,即0.17 AOD,其中考慮了局部空氣汙染問題。這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即細顆粒物汙染不應超過每立方米15微克,這相當於0.17 AOD。*
定義什麼是重大傷害是困難的。現有的環境問題已經傷害了數百萬人甚至數十億人。為了設定我們的邊界,我們考慮了地球系統中的臨界點、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我們稱之為物種間公正)、對當代人和後代的傷害(代際公正),以及對國家和社群的影響——可以稱之為代內公正。這種思考方式促使我們將氣候的安全邊界設定為1.5攝氏度,將安全且公正的邊界設定為1.0攝氏度。
圖片來源:Angela Morelli 和 Tom Gabriel Johansen/InfoDesignLab
我們為生物圈設定的安全且公正的邊界是,地球陸地面積的50%至60%的生態系統應保持完整,城市和農村地區每平方公里的管理土地中應保留20%至25%的自然區域。完整的生態系統提供陰涼(緩解日益增加的熱量),並有助於當地糧食生產;蜜蜂和蚯蚓只能短距離旅行,但它們對我們種植的植物、樹木和食物至關重要。城市內的自然土地保護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當我們周圍有樹木和植物時,我們的幸福感會提高。理想情況下,每個城市、學校、醫院和家庭都將保留一定比例的土地用於自然,以便所有人——即使是居住在高層建築或貧民窟的人——都能獲得自然。
過去,人類的開發和對景觀的汙染減少了今天可用於自然的土地空間。如果我們繼續這些趨勢,我們將使後代面臨風險。現在是我們為自然和人類的利益管理土地的時候了——我們可以從土著人民和當地社群如何成功地維護他們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中學到很多東西。目標的實施需要公正;一些國家,特別是較貧窮的國家,仍然保留著大片原始自然,但將保護這些自然資源的負擔強加給它們是不公平的。較富裕的國家可能需要做得更多。
類似的考慮適用於安全且公正的用水。對於地下水,我們不應抽取超過自然補給量的水量。從代際公正的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如果我們不斷消耗地下水,未來的可用水量就會減少。抽取地下水還會導致地面下沉,並允許海水進一步侵入內陸,破壞當今農民的農業用地以及未來的糧食生產。
我們最新的研究表明,2023年,世界已經超過了八個邊界中的七個的安全且公正的極限。只有氣溶膠極限尚未在全球範圍內被突破,儘管區域性氣溶膠邊界已在世界許多地方被突破。我們還發現,在地球上超過50%的地區,至少有兩個安全且公正的邊界已被突破;例如,南亞既有嚴重的空氣汙染,也有過度的水資源抽取。
鑑於如此多的邊界已被突破,人們可能會傾向於得出結論,地球上人口過多,但我們的結果表明,滿足世界最貧困人口需求的環境壓力與最富有的4%人口造成的環境壓力大致相等。問題是富人的過度資源消耗。為了滿足最貧困人口的最低需求,我們將不得不改變國家和市場分配資源和定價資源的方式。這意味著改變我們關愛地球的方式。
處理環境問題的主要方式一直是確定其直接原因——例如,如果農業用地施用過多的肥料,我們可能會對每平方公里可以分配多少肥料施加標準。但是,這種監管並沒有解決真正的根本原因,即由我們的全球經濟系統驅動的全球農業系統。我們關於安全且公正的邊界的想法呼籲解決環境退化和貧困的根本原因。我們越好地關愛我們的地球,我們就越好地關愛彼此。
圖片來源:Angela Morelli 和 Tom Gabriel Johansen/InfoDesignLab
圖片來源:Angela Morelli 和 Tom Gabriel Johansen/InfoDesignLab;資料來源:Johan Rockström 等人在Nature雜誌第619捲髮表的“安全且公正的地球系統邊界”;2023年5月(參考文獻)
*編者注(2024年4月26日):此句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對世界衛生組織細顆粒物汙染標準的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