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固體的堅固性歸功於其分子和原子的規則晶格排列。但在雪花或寒冷早晨窗戶上的冰霜中,只有氧原子是有序的;H2O 的兩個 H 可以隨意定向。
氫原子整齊排列的有序冰很可能存在於宇宙的其他地方,例如氣體巨星和冰冷衛星的高壓中心。在實驗室研究這些奇異冰非常棘手,因為它們形成得非常緩慢。但在對一種名為冰 XIV 的冰進行的實驗中,PNAS Nexus 上發表文章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技巧,可以將有序冰的生成速度提高至以前的 100 倍——在幾天而不是幾年內完成。
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研究委員會 (CNR-IFAC) 的凝聚態物理學家萊昂納多·德爾·羅索(Leonardo del Rosso)說:“結果非常清晰,而且非常有幫助,他也研究有序冰。“這種策略應用於冰 XIV,但你可以將其擴充套件到其他形式的冰——我希望如此!”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冰 XIV 在低溫和極端壓力(約為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壓力的 10 倍)下形成,其分子形成類似 DNA 的雙螺旋結構。更奇怪的是,由冰 XIV 或任何有序冰川組成的冰川都不會流動;相反,它會破碎。研究的主要作者克里斯蒂娜·託瑙爾(Christina Tonauer)是一位物理化學家,她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攻讀研究生時進行了這些實驗。她說,當她用手研磨樣品時,可以感覺到這種質地差異。
即使在合適的條件下,有序冰的形成也很緩慢,因為氫原子卡住並且無法相互移動。在重水中製成的冰中,這種幾何受挫感甚至更糟,重水中的氫原子除了質子外還有一箇中子——對於在實驗中使用重冰來揭示冰晶精確結構的科學家來說,這是一個問題。
研究人員透過用少量其他化學物質“摻雜”冰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在晶格中產生間隙。這些缺陷為氫原子提供了更多的擺動空間,使其重新排列成有序結構。對於重冰,該團隊表明,引入少量普通水也可以顯著提高有序性——東京大學的晶體學家小松和樹(Kazuki Komatsu)表示,這是一種“真正創新”的策略。
這種新策略讓託瑙爾的團隊能夠快速製造重冰 XIV,並且由於速度快,其有序程度比以前高出約三倍。生產如此純淨的樣品,尤其是用重水製成的樣品,可以更容易地發現全新的冰種類,並在宇宙中識別它們。
託瑙爾說:“我們以前根本無法達到如此高度有序的狀態。“現在我們能夠在實驗室的一天內實現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