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拼接技術發明三十三年後,生物技術的現實仍然遠未達到許多人曾經夢想的那樣,部分原因是操縱基因的工具一直很粗糙。這種情況即將改變。正如九位科學家在第 44 頁開始的“工程生命”一文中所解釋的那樣,組裝完整基因迴路的新型“生物製造”方法有望以與積體電路的發明改變電子學的方式大致相同的方式推進生物技術。它們應該使工作人員能夠更雄心勃勃地重新設計細胞,創造出在基因水平上程式設計為按需行為的生物體。醫學、農業、製造業、能源生產和其他領域可能會獲得巨大的回報。這就是合成生物學的誕生。
但像每個新生兒一樣,合成生物學仍然非常脆弱。有很多方法可以扼殺這門年輕的科學;這裡僅舉兩個例子
低估安全問題。 在全球範圍內,人們仍然擔心含有重組 DNA 的非天然生物體會成為環境隱患,如果不是致病禍害的話。對於他們來說,科學家可能很快就能更容易、更廣泛地進行基因改造的訊息絕不是好訊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幸運的是,研究界已經在開展活動,包括 5 月份的合成生物學 2.0 會議和今年夏天完成的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資助的研究,旨在確保安全並建立信心。貫徹落實這些建議並繼續討論至關重要。但是,確保合成生物學安全的重擔不僅僅落在科學家身上;政策制定者和輿論領袖也需要認可這些計劃,公眾才會相信治理。
濫用專利。 正如“工程生命”的作者所解釋的那樣,合成生物學事業的基礎是研究人員願意透過公共儲存庫(標準生物部件註冊中心)共享他們的新基因“裝置”。研究新系統的研究人員可以簡單地查詢任何可用的所需元件的設計,而不是從頭開始重新發明一切。
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合作精神與當今生物技術的運作模式不同步。正如加里·斯蒂克斯在二月份的“擁有生命物質”一文中回顧的那樣,公司和大學一直在瘋狂地申請專利,不僅包括整個基因,還包括用途不明的基因片段。其中一些 DNA 專利似乎過於寬泛,或者未能滿足授予智慧財產權的傳統標準,批評者擔心,濫用這些專利可能會阻礙生物醫學研究。斯蒂克斯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隨著更多發現投入使用,衝突可能會加劇。需要明確的是:問題不在於專利本身,而在於不良專利。過於嚴格的許可和過於寬泛的專利解釋可能會使合成生物學陷入混亂。
半個世紀前,如果魯莽、貪婪和不合理的恐懼以某種方式阻礙了積體電路的發展,那麼計算和通訊革命就會被扼殺。現在是生物技術未來同樣關鍵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