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乎倫理地獲取供詞...

科學家們正在利用社會心理學來改進審訊方法,無需武力

去年十二月,一份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揭露了兩位心理學家如何參與塑造中央情報局的“強化審訊”方法,他們利用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習得性無助理論來為水刑和剝奪睡眠等有爭議的做法辯護——塞利格曼本人已經對此進行了駁斥。* 問題在於,除了道德上應受譴責之外,基於武力和恐嚇的審訊方法也行不通。

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審訊技術的心理學家克里斯蒂安·邁斯納說:“強制性的對抗方法實際上會導致被拘留者關閉心扉。”“更有效的策略依賴於合作,而利用我們已知非常有效的社會影響原則可以促進合作。”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說法,如果心理學家滿足某些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不造成傷害”,那麼他或她可以協助審訊。那麼,是否存在一種合乎倫理的方式從某人那裡獲取供詞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為了找到答案,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於 2009 年召集了由認知和社會心理學家和其他專家組成的高價值被拘留者審訊小組 (HIG)。今年冬天,由邁斯納領導的 HIG 在《應用認知心理學》特刊上釋出了其研究結果。合乎倫理的審訊不僅是可能的;研究也強有力地支援了它們的有效性。

右側是 HIG 最有趣的一些發現。雖然這些策略是為執法部門開發的,但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些策略不適用於您生活中那些需要查明真相的愛撒謊的青少年、配偶和同事。

1. 建立融洽關係。 可以把它看作只是“好警察”。研究人員發現,與審訊者冷酷且帶有指責性時相比,表現出同理心會讓審訊物件更願意敞開心扉。期刊中描述的許多其他技巧都依賴於合作的目標,這使得這一步更加重要。“您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發展合作、融洽的關係,”邁斯納說。“一旦你有一個合作的人,問題就是,我如何從他們那裡獲得我能獲得的所有資訊?”

2. 填補空白。 為了獲得這些資訊,不要問直接的問題,而是向你的目標講述一個關於他或她所做的事情的故事,讓對方相信你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當您提供敘述時,有罪的一方將提供細節和更正。這被稱為 Scharff 技術,以其開發者、二戰期間的德國審訊員 Hanns Scharff 的名字命名。 2014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該技術比直接提問更能獲取資訊。使用這種方法接受審訊的人也傾向於低估他們分享的資訊量。

3. 讓他們感到驚訝。 接受審訊的人通常知道自己受到懷疑,因此他們會提前練習答案。此外,說謊者在努力保持故事連貫的同時又要表現得冷靜和鎮定時,會承受很高的認知壓力。如果你問他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當他們措手不及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犯錯——讓你抓住他們撒謊。

4. 倒敘故事。 與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反,說真話的人更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增細節和修改他們的故事,而說謊者則傾向於保持他們的故事不變。“不一致性實際上只是記憶運作方式的一個基本方面,”邁斯納說。審訊者用來利用這種怪癖的一種技術稱為倒敘——要求人們倒敘而不是順敘事件。這種策略具有雙重效果:對於說真話的人來說,它使回憶更容易——在另一項 HIG 研究中,倒敘產生的細節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兩倍。對於說謊者來說,倒敘會使任務變得更加困難;他們更有可能簡化故事或自相矛盾。

5. 將證據保留到關鍵時刻。 在去年三月的一項研究中,當人們在訪談早期面對他們不當行為的潛在證據時,他們要麼保持沉默並採取極其敵對的姿態,要麼立即吐露真相,這取決於個人。研究人員建議真相尋求者採取中間路線,暗示證據,但至少不要立即做出任何直接指控,而不是冒著前者的風險。

*勘誤表 (2015 年 4 月 15 日):此句子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馬丁·塞利格曼的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