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中的冠狀病毒風險

大量人群、催淚瓦斯和監獄牢房都可能導致病毒傳播。但很難將這種危險與各州重新開放商業和工作場所的風險區分開來

在紐約市,大量人群聚集抗議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和警察暴力。任何型別的人群都可能構成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儘管在戶外和佩戴口罩可能有所幫助。

在居家數月以防止冠狀病毒傳播之後,人們在過去幾周成千上萬地走上街頭,抗議警察殺害黑人和數十年的系統性種族歧視。這些集會使一些人擔心冠狀病毒感染會激增——但一些公共衛生專家也為之辯護,他們認為種族不公正本身就是一種主要的公共衛生威脅。

在戶外傳播冠狀病毒的風險可能較低,而且許多抗議者都戴著口罩。但一些專家指出,仍然存在風險——特別是考慮到警察和抗議者之間的密切互動,使用刺激粘膜的化學物質,如催淚瓦斯和辣椒噴霧(導致流淚、流鼻涕和咳嗽),以及將被捕的抗議者關押在擁擠的廂型車和監獄牢房中。

目前沒有太多證據表明抗議活動導致冠狀病毒感染激增。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副教授卡羅琳·巴基表示,抗議活動導致的病例增加很難與各州普遍重新開放這一事實區分開來。《大眾科學》採訪了巴基,討論了抗議活動帶來的風險、將感染追溯到抗議活動的難度,以及如何在行使民主權利的同時保持安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談話記錄。

是否有可能判斷感染激增是由於抗議活動,還是其他限制的放鬆?
抗議活動是在[各州]重新開放的背景下發生的。在一些州,我們幾乎已經恢復到通常的流動水平。當然,我們還有陣亡將士紀念日週末,我們知道這讓很多人外出並以會增加傳播的方式混雜在一起。在許多我們看到[冠狀病毒病例]增幅最大的州,如亞利桑那州和佛羅里達州,事實上,人們在抗議活動之前就開始四處走動和互動。因此,很難區分直接由抗議活動引起的病例,還是僅僅是社會普遍開放。

【此外,】抗議者通常都很年輕。這意味著他們中的許多人不會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微,以至於他們不會去醫療機構,因此[這些病例不會被記錄]。因 COVID 住院和死亡的人是老年人和患有合併症的人。因此,抗議活動——或任何此類集會(無論是陣亡將士紀念日週末還是僅僅是重新開放)的影響,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影響到那些會在醫院出現的老年和其他不健康人群。

抗議活動帶來哪些風險?
我們知道,人群聚集在一起會增加傳播風險,當然,在戶外比在室內要好,而且很多抗議者確實努力保持社交距離並戴上口罩。然而,我們認為有些事情會增加傳播的高風險。其中一些是針對抗議活動的應對措施,例如被擠在廂型車中、被擠在監獄裡、催淚瓦斯等等。那麼,抗議活動是否帶來風險?我會說,“是的。”我認為它將對傳播產生什麼影響仍有待觀察。

有趣的是,在紐約,我們尚未看到病例的大幅增加——但這可能只是因為傳播和[新]病例、症狀和住院治療之間存在時間延遲。【編者注:紐約市衛生部的一位代表表示,尚未提供與抗議活動相關的冠狀病毒感染數量的資料但指出參加抗議活動的人有資格在全市的多箇中心接受檢測。】 我確實認為,就人們承擔的風險而言,抗議的權利是一項重要功能。正如我們優先考慮基本工作人員一樣,我們也應該優先考慮民主的基本職能。所以我個人支援抗議活動背後的理念,即使我確實認為當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時存在一些風險。

抗議者在很大程度上權衡了多種健康風險,包括在美國成為黑人的健康風險。而且,鑑於許多抗議活動背後的組織強調保持社交距離和佩戴口罩,有理由假設許多抗議者意識到了風險,並且會積極嘗試防止傳播給他們的老年親友。

有報道稱,警察自己並不總是戴口罩。這對抗議者來說是一種風險嗎?
是的——如果我們從抗議的權利是我們民主的基本職能這一前提開始,並且[警察]的職能是保護人民,那麼[由此可見]警察的職能是保護行使民主權利的抗議者。因此,[警察]絕對應該確保他們控制抗議活動的政策不會增加傳播,並且他們自己也正在採取預防措施,包括戴口罩。所有這些做法,如將人們關押在監獄牢房中和擠在一起——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

您認為如果人們在戶外並且彼此之間相距幾英尺,口罩在保護人們方面有多有效?
口罩很棘手。關於[它們]的科學證據有限。沒有真正有力的證據,而且很多證據都是關於在臨床環境中使用口罩,而不是在社群環境中使用。話雖如此,我認為普遍建議佩戴口罩是一個好主意,因為我們有足夠合理的機制理由認為它們對於防止飛沫傳播是有用的。所以我認為口罩加社交距離是一個很好的總體政策。

您會如何建議可能考慮參加抗議活動的人評估他們感染 COVID-19 的風險?
這真的很棘手,每個人都必須權衡自己的風險和平衡。我認為,如果你家中有非常脆弱的老年父母或老年親戚,那麼你可能要認真考慮你可以採取的所有步驟,[包括]在抗議活動後進行檢測,或者在你參加抗議活動後隔離他們以保護他們。考慮你自己家庭結構中的社交網路是重要的第一步。當你參加抗議活動時,除了你自己之外,你還會讓誰面臨風險?然後,當然,儘可能多地採取預防措施,並提前做一些研究,以找出你要採取的路線以及所有這些事情。而且大多數[領導抗議活動的]組織都發布了關於抗議活動期間圍繞社交距離和佩戴口罩的實際行為的非常明確的指南。

我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其中有關於社交距離和口罩的明確資訊)與反封鎖抗議活動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後者明確反對公共衛生措施——他們鼓勵人們不要戴口罩,也不要保持社交距離。這種有意的訊息傳遞確實很重要。

如果人們參加了抗議活動,他們應該接受 COVID-19 檢測嗎?
當然。重要的是要記住,你必須等待幾天[才能接受檢測],因為病毒載量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增加到足以讓檢測能夠檢測到的程度。因此,不要在第二天就進行檢測,而是在三到四天後進行檢測。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 來自 《大眾科學》並在此處閱讀我們 國際雜誌網路的報道

Tanya Lewis is a senior editor covering health and medicine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and edits stories for the website and print magazine on topics ranging from COVID to organ transplants. She also appears on 大眾科學's podcast Science, Quickly and writes 大眾科學's weekly Health & Biology newsletter. She has held a number of positions over her eight years at 大眾科學, including health editor, assistant news editor and associate editor at 大眾科學 Mind. Previously, she has written for outlets that include Insider, Wired, Science News, and others. She has a degre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on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Follow her on Bluesky @tanyalewis.bsky.social

More by Tanya Lew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