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對科學的接受度變得越來越兩極分化。事實上,最近的皮尤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基本的科學事實存在大量且日益增長的分歧,包括人類進化、疫苗的安全性以及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是否真實發生。您可能會問,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情況?
人們常常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解讀相同的資訊。作為心理學家,我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們的大腦會選擇性地關注、處理和回憶資訊。這帶來的一個後果是“證實偏差”,這是一種強烈的傾向,即自動偏愛支援我們先前期望的資訊。當我們考慮我們有強烈感受的問題(例如,全球變暖)時,證實偏差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它轉變為“動機性推理”。動機性推理是另一種傾向,即防禦性地拒絕與根深蒂固的世界觀和觀點相矛盾的資訊。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有動機地拒絕科學”;如果您個人確信全球變暖是一場騙局,那麼您很可能會拒絕任何與之相反的科學資訊——無論其準確性如何。
然而,如果我們的個人價值觀、信仰和世界觀真的決定了我們的現實,那麼科學傳播者豈不是在白費口舌? 不一定如此。儘管一些研究確實表明,“科學素養”等因素並非總是與例如更關注氣候變化相關聯,但我們調查了一種不同的、社會型別的事實:“專家共識”。我們的研究表明,強調有多少專家在有爭議的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具有深遠的心理影響。 特別是,它具有令人驚訝的能力來“中和”兩極分化的世界觀,並可以導致更高的科學接受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其中一位作者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感知到的科學共識可以作為重要的“門戶信念”。 在實驗中,我們要求美國人口的全國樣本參與關於熱門話題的民意調查(參與者不知道該研究實際上是關於氣候變化的)。 首先,我們要求參與者估計他們認為有多少百分比的科學家同意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正在發生(0%到100%)。 然後,我們讓參與者接觸了許多不同的實驗處理,所有這些處理都包含相同的基本資訊,即“97%的氣候科學家已經得出結論,認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正在發生。” 在經過幾次測驗和虛假干擾後,我們最終再次詢問參與者他們對科學共識的看法。
您可能會認為,鑑於氣候變化問題的爭議性和政治化性質,如此簡單的資訊幾乎不會產生影響,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當各方接觸到相同的證據時,他們之間的分歧可能會變得更加極端。 然而,與動機性推理假設相反,我們的結果表明,平均而言,接觸過共識資訊的參與者將其對共識的估計提高了約 13%(在某些情況下高達 20%)。 此外,我們發現,當受訪者對科學協議水平的認知提高時,這導致了他們對該問題其他關鍵信念的顯著改變,例如氣候變化正在發生、人為造成且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的信念。 反過來,這些信念的改變推動了對公共行動支援的增加。 因此,我們發現,人們對科學共識程度的認知似乎充當了通往對該問題其他關鍵態度的“門戶”。
更有趣的是,我們發現對於兩個動機不同的受眾群體: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效果是相同的。 事實上,共和黨受訪者的變化更為顯著,他們通常最容易對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現實持懷疑態度。 考慮到我們只向參與者展示了一次,一個單一而簡單的資訊,這些發現即使不是令人驚訝,也非常引人注目。
儘管如此,這些新結果與之前《自然》雜誌的兩項研究結果一致。 幾年前,我們的同事表明,人們對科學協議水平的認知與對氣候變化的信念以及對該問題的政策支援有關。 我們其中一位作者隨後進行的一項實驗研究揭示了強調專家共識與提高科學接受度之間的因果關係。 在該研究中,關於共識程度的資訊也“中和”了意識形態世界觀的影響。
從那時起,許多研究報告了類似的結果。 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的科學異議也可能破壞對(環境)政策的支援。 本月剛剛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報告稱,各個政治領域的受訪者對關於氣候變化科學共識的資訊都做出了積極回應。
為什麼“共識資訊”在心理學上如此影響深遠?
清楚地區分“共識”與其他型別資訊的一個特徵是其規範性。 也就是說,共識是一個強大的描述性社會事實:它告訴我們有多少人在重要問題上達成一致(即社群內的規範)。 人類在社會群體中進化而來,許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特別容易接受社會資訊。 事實上,共識決策在人類和非人類動物中都很普遍。 由於需要廣泛共識的決策策略是人類合作進化的基礎,因此人們可能有生物學上的傾向來關注共識資料。
在專家的情況下,它描述了有多少科學家在重要問題上達成一致,因此,它隱含地體現了權威且豐富的資訊量。 想象一下,您讀到一個路標,上面告知您 97% 的工程師已得出結論,認為您面前的橋樑不安全,無法通行。 無論您的個人信念如何,您都可能會根據專家共識來決定是否過橋或避開該橋。 很少有人會下車並花費一下午的時間親自評估橋樑的結構狀況(即使您是專家)。 同樣,並非所有人都能奢侈地花費十年左右的時間來研究地球物理學並學習如何解釋複雜的氣候資料。 因此,人們使用專家共識作為決策啟發法來指導他們的信念和行為是完全合理的。 社會已經發展到我們經常向他人尋求建議的地步——從我們的家庭醫生到汽車修理工; 我們依靠專家來確保我們的生活安全和富有成效。 我們大多數人都受到有限的時間和資源的限制,而依賴共識可以有效地降低個人學習的成本。
回到事實。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缺乏“事實”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可能堅持自己的個人意識形態。 這表明,為了提高對科學的接受度,我們需要更多的“事實”。 我們同意,但認為對於一種未被充分利用但心理學上強大的事實型別——專家共識——尤其如此。
關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共識是科學領域觀察到的最強烈的共識之一——與圍繞吸菸與肺癌之間聯絡的共識一樣強烈。 然而,正如哈佛大學科學史學家內奧米·奧雷斯克斯所記錄的那樣,既得利益集團早就明白,人們會根據共識資訊做出(或未能做出)決定。 因此,所謂的“懷疑的商人”策劃了具有影響力的虛假資訊宣傳活動,包括否認吸菸與癌症之間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絡。 如果要減少科學領域的兩極分化,我們需要利用共識的心理力量來實現其設計目的:公共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