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覺得壓力會讓你變得更暴躁、易怒或煩躁?特別是對於男性來說,我們認為壓力會產生由睪酮驅動的攻擊性——比如路怒症,或者在工作後需要去健身房或酒吧“發洩一下”。另一方面,在極端壓力的情況下,例如在像颶風桑迪這樣的自然災害期間,我們聽到了人們不遺餘力地幫助他人的感人報道。颶風桑迪導致了大量支援性的推文和Facebook訊息湧向美國東海岸的人們。幾年前,亞洲的海嘯導致了大量資金湧入,以幫助受災地區。許多在911事件期間住在紐約市的人記得,在那之後的幾天裡,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和階級差異消失了:人們在街上互相問候,比平時更加體貼、敏感和溫柔。
傳統的觀點是,在壓力下,男性會做出“戰鬥或逃跑”的反應,即他們會變得具有攻擊性或離開現場,而女性更傾向於“照顧和結交朋友”,正如雪萊·泰勒的研究表明的那樣。然而,德國弗萊堡大學的馬庫斯·海因裡希斯和伯納黛特·馮·達萬斯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急性壓力實際上可能導致更強的合作、社交和友好的行為,即使在男性中也是如此。這種更積極和更社交的反應可以幫助解釋危機時期發生的人際聯絡,這種聯絡可能至少部分地解釋了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集體生存。
在海因裡希斯和達萬斯的研究中,男性參與者被分配到實驗組(進行壓力程式,即公開演講練習,然後進行復雜的心理算術)或對照組(沒有壓力)。然後,他們都被要求玩一個經濟遊戲,該遊戲涉及基於他們所做選擇的潛在經濟收益。在這個遊戲中,他們可以選擇與他人合作並信任他們,或者不這樣做。研究人員發現,壓力組的男性並沒有在壓力過後變得更具攻擊性,而是實際上變得更信任他人,他們自己也表現出更值得信任的行為,並且更傾向於合作和分享利潤。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結果並非由於壓力組的判斷力減弱所致:壓力組在決策能力或制裁行為不公正的另一名參與者的意願方面與對照組沒有差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壓力可能導致合作行為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對社會聯絡的深刻需求。人類從根本上來說是社會性動物,正是我們社會關係的保護性使我們的物種得以繁榮。數十年的研究表明,社會聯絡是一項基本的人類需求,與心理和身體健康有關,包括更強的免疫系統、更快的疾病康復甚至長壽。
社會聯絡在壓力下可能特別重要,因為壓力自然會導致一種脆弱感和失控感。弗吉尼亞大學的本傑明·康弗斯及其同事的一項研究發現,感到失控(透過提醒人們自己的死亡)會導致更大的慷慨和樂於助人,而斯坦福大學的阿尼塔·拉坦和克里希納·薩瓦尼的研究表明,當我們被激發自我決定和控制的感覺時,情況恰恰相反。回想一下你感到失控的時候,例如在浪漫的分手期間、銀行賬戶空空如也或失業時。很可能你的脆弱感和失控感讓你以某種方式尋求他人的安慰。布琳·布朗,休斯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生學院教授和社會聯絡領域的專家,解釋說,脆弱性是社會聯絡的核心要素。
戰爭是任何人可能遇到的最大壓力之一,但它也經常導致深厚的人類友誼以及為彼此做出不可思議的英雄主義和犧牲行為。在對退伍軍人的研究中,我經常聽到他們談論戰場上軍人之間產生的緊密聯絡——這是存在的最緊張的情況之一。無數士兵為了拯救受傷的戰友而衝進火線而犧牲。有些人認為,正是這些深刻的人類聯絡體驗,儘管戰爭帶來了劇烈的痛苦,卻使一些退伍軍人渴望重返戰場。
如果壓力導致聯絡,那麼為什麼我們有時會覺得壓力使我們變得暴躁呢?原因可以透過急性和慢性壓力之間的差異來解釋。我們從羅伯特·薩波爾斯基的研究中得知,急性壓力會使身體做好抵抗的準備(生理上的準備、免疫反應的增強和意識的提高),但慢性壓力會慢慢地擊垮身體。可能是“急性”壓力,即一次性的壓力體驗,可能會導致社會聯絡,正如研究中顯示的那樣,但“慢性”壓力,即長期反覆接觸壓力,可能會使我們精疲力竭。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徹底檢查慢性壓力對社會行為的影響。
急性壓力可能有助於提醒我們一個基本真理:我們共同的人性。理解我們共同的脆弱性——生活沒有承諾——可能會讓人感到恐懼,但它可以激發善良、聯絡以及站在一起互相支援的願望。急性壓力,儘管可能令人不快,但也可能是一個體驗生活中最美好方面的機會:社會聯絡和愛。
您是一位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閱讀了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並想寫一些關於它的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心理學事項”編輯加雷斯·庫克,他是《波士頓環球報》的普利策獎獲獎記者。他的聯絡方式是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