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渦旋如何給美國帶來北極寒流

巨大的天氣模式可以將極寒氣流從極地地區帶到遙遠的地方——以下是其運作方式

A woman walks on a pedestrian bridge with her face covered to protect from the cold.

2019年1月31日,在紐約市,一位女士走在人行天橋上,臉上蒙著面以抵禦寒冷。

Johannes Eisele/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冬天本應寒冷——而且確實,在沒有全球變暖的情況下,這個季節會比近年來美國通常經歷的冬天更冷。然而,當冰凍的低溫和刺骨的寒風持續數日時,人們很難不去想為什麼情況必須如此寒冷。但是,如果你能讓你的大腦保持足夠的清醒來保持好奇心,答案會讓你對支配我們地球的天氣系統有有趣的瞭解。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大氣科學家安德烈婭·洛佩茲·朗說:“思考美國中部地區甚至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如何獲得冷空氣,不僅僅是思考當地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必須真正放大視野,從大局著眼。”

這種大局觀以北極地區為中心,並由兩種大氣現象驅動。第一種是極地急流,這是一股巨大的氣流,在全球北緯 50 度至 60 度之間的低海拔對流層中環繞地球,對流層也是大多數天氣展開的大氣層。極地急流以北是較冷的空氣;以南是較暖的空氣。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極地急流或多或少均勻地繞北極地區流動時,美國大陸和其他中緯度地區保持相對溫暖,因為它將冷空氣困在北部。但是,當急流蜿蜒曲折,在環繞地球時向北和向南漂移時,令人牙齒打顫的冷空氣會偷偷向南移動更遠,導致當地氣溫急劇下降,這就是有時被稱為“北極寒流”的現象。

極地急流全年存在,並且可以單獨引起冬季寒潮。但在冬季,第二種大氣現象——被稱為極地渦旋——也加入了進來。這種位於地球表面上方 10 英里以上的寒冷空氣漩渦,每年在北半球最冷的月份都會增強。即使極地渦旋的活動並非涉及所有冷空氣爆發,但這兩種大氣現象也可能以導致特別寒冷時期的方式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況下,極地渦旋緊密地圍繞北極旋轉,使在極地渦旋下方和南部吹過的極地急流保持相當平穩。“如果極地渦旋不受干擾,一切正常,它會快速、安靜地旋轉——[而且]冷空氣靠近旋轉中心,”大氣和環境研究公司的氣候科學家猶大·科恩說。

但有時極地渦旋會變得混亂——減速、漂移甚至分裂成兩部分——這種不穩定的氣團會導致極地急流在其路徑上形成特別大的曲折,從而使極其寒冷的天氣比平時更向南侵襲。例如,2021 年 2 月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當時德克薩斯州的冰凍溫度持續了八天以上,導致大範圍停電,並造成 200 多人死亡。

無論極地渦旋是否促成了特定的冷空氣爆發,或者該事件僅僅是極地急流的作用,這些寒冷時期有時會伴隨冬季降水。“要形成一場真正的大雪暴,需要很多要素到位,”洛佩茲·朗說。當然,其中一個因素是寒冷,但另一個因素是可以凍結成雪的水蒸氣。

有趣的是,南半球也有極地渦旋,但該系統不會經歷北半球渦旋的擾動。“這些事件永遠不會發生在南極洲上空,”斯坦福大學的大氣科學家阿迪蒂·舍沙德里說。

南半球不存在這些極地渦旋擾動,而南半球也有自己的極地渦旋和極地急流,這可能指向對北半球現象成因的解釋。南極位於南極洲大陸,周圍環繞著南大洋。相比之下,在北部,北冰洋海冰被陸地和海洋交替環繞:北美洲、大西洋、歐亞大陸、太平洋。地球大氣在陸地和海洋上的行為方式不同,從而在北半球產生大規模的大氣波,當環境條件一致時,這些大氣波有能力擾亂極地渦旋,從而引發更極端的冷空氣爆發。

正如氣候變化影響地球上的其他一切一樣,它也在以一些明顯的方式以及一些科學家仍在努力理解的方式,促成冷空氣爆發。研究人員表示,可以肯定的是,冬季正在變得更加溫和,極端寒冷現象的發生頻率正在降低,不如 20 世紀中葉那樣常見。

模型尚不清楚氣候變化是否正在使極地渦旋擾動更加頻繁。科恩指出,自 2000 年以來,當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加快時,極端寒冷天氣變得更加頻繁——他認為這與融化的冰層正在塑造大氣的方式有關。“在這個北極地區變化的時期,極端冬季天氣和嚴重冬季天氣出人意料地具有韌性,”他說。

梅根·巴特爾斯 是一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她於 2023 年加入大眾科學,現在是那裡的高階新聞記者。此前,她在 Space.com 擔任作家和編輯超過四年,並在新聞週刊擔任科學記者近一年,專注於太空和地球科學。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奧杜邦、鸚鵡螺、天文學史密森尼等出版物上。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的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獲得了新聞學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梅根·巴特爾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