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玻色子如何可能預示宇宙的末日

在最簡單的假設下,測得的希格斯質量可能意味著宇宙是不穩定的,註定要瓦解。但別擔心——這在數十億億年後才會發生

物理學家最近證實,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確實在去年七月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這標誌著科學界歷時最長、耗資最昂貴的探索之一達到了頂峰。這一發現也意味著我們的宇宙可能註定要瓦解。“如果你使用我們現在所知的所有物理學知識,並進行你認為直接的計算,那將是壞訊息,”伊利諾伊州費米實驗室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瑟夫·萊肯說。“我們所居住的宇宙本質上可能是不穩定的。”

希格斯玻色子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粒子具有它們所擁有的質量。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的希格斯粒子的質量約為126千兆電子伏特(GeV)——大致相當於126個質子(氫原子核)的總質量。(1 GeV等於十億電子伏特。)

根據迄今為止的資料分析,發現的粒子與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相符,標準模型是描述亞原子世界的非常成功的理論,儘管不能排除其他模型。“它看起來非常像標準模型希格斯玻色子——儘管可能還存在一個非常巨大的希格斯粒子。我們的實驗足夠靈敏以探測到巨大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我們可能只是還沒有足夠的資料,”大型強子對撞機CMS(緊湊繆子線圈)實驗的發言人約瑟夫·因坎德拉說,CMS實驗是探測到當前希格斯粒子的兩個實驗之一。*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而正是作為標準模型希格斯玻色子的這種本質,可能是我們宇宙最終不穩定的原因。這與標準模型中的所謂真空穩定性有關。

根據物理學家目前傾向於的描述,真空並非完全沒有物質,而是充滿了粒子和反粒子,它們會突然出現,然後相互碰撞並湮滅,所有這些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發生。量子力學中固有的不確定性允許這些自發漲落——只要粒子的壽命不超過短暫瞬間,這個過程就不違反任何物理定律。

正如萊肯所說,標準模型還表示,“為了使空的空間的真空穩定,我們應該生活在勢能的最小值。”換句話說,大多數事物最終都停留在能量最低的地方。球會滾下山坡,停在低窪處;要使其遠離這個點,就需要能量的推動。在宇宙的情況下,這就像生活在一個山谷的底部,山谷的邊界是山丘:希格斯勢的值將是山谷的最低點。

如果我們的山谷真的不是周圍最低的山谷,我們的宇宙可能會終結。劍橋大學物理學家本傑明·阿蘭納赫解釋說:“希格斯勢的形狀完全由希格斯質量決定。” 觀測到的126 GeV質量似乎暗示宇宙並不存在於可能的最低能量狀態,而實際上位於一個稍微不尋常的位置。“事實證明,對於質量為126 GeV的希格斯玻色子,我們可能處於灰色區域,宇宙處於區域性最小值,而不是全域性最小值,”羅格斯大學物理學家馬修·斯特拉斯勒說。

這有點像身處一個山谷,其谷底高於相鄰山谷的谷底。如果你不知道山丘的另一邊有一個深谷,你就會認為你處於你能達到的最低水平。然而,如果你設法到達另一邊,你就可以下降得更低。

這種情況通常不會構成問題,因為你無法在山谷之間穿梭——但在量子力學中,量子力學允許粒子不可預測地隧穿山丘。因此,“未來我們的宇宙可能會自發地、隨機地隧穿到更深的山谷,並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後果,”阿蘭納赫說。

這種亞穩態宇宙並不是一個新想法。早在1979年,物理學家就試圖計算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對宇宙學的影響。2001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保羅·斯坦哈特和加拿大 Perimeter 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尼爾·圖羅克描述了一個迴圈宇宙,該宇宙在膨脹和收縮之間交替,並且與觀測到的希格斯玻色子質量所暗示的亞穩態相一致。最近,羅馬大學的朱塞佩·德格拉西和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何塞·埃斯皮諾薩及其合作者計算了希格斯質量的廣泛影響。

“我們現在非常有信心地知道,我們的真空處於不穩定的一側,我們能夠計算出其衰變壽命,”埃斯皮諾薩說。“事實證明,這個壽命遠遠大於宇宙的[當前]年齡。”

大多數理論物理學家似乎並不太擔心我們宇宙的毀滅,因為亞穩態不會很快顯現出來——如果會顯現的話。此外,他們預計大型強子對撞機將在適當的時候發現其他粒子。然後,新的計算可能表明宇宙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具體來說,宇宙的命運不僅非常敏感地取決於希格斯玻色子,還取決於頂夸克的質量,頂夸克是另一種基本粒子,其質量徘徊在180 GeV左右。“頂夸克透過其量子漲落強烈影響真空,因為它非常重,”阿蘭納赫說。“如果希格斯質量真的為127 GeV,而頂夸克質量略低於其最可能的值,那麼實際上宇宙將完全穩定,真空將處於真正的最小值。”

斯坦哈特說,“存在一絲亞穩態。為什麼宇宙恰好處於這個點?這實際上是我們必須理解的深刻的事情嗎?”

但是,假設關於標準模型的一切都是已知的,並且未來不會發現新的粒子和力,那麼宇宙可能處於灰色區域,它壽命很長,但有點不穩定,因此可能會在數十億億年後消失。“甚至可能不是數十億年,而是數十億億年或數十億億億年,”斯特拉斯勒強調。“這不會讓我失眠。”

*編者注(03/28/13):這句話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約瑟夫·因坎德拉關於實驗對探測大型希格斯玻色子的靈敏度的宣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