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與藝術家共同追求的美,總是難以捉摸。我們在自然、藝術和哲學中尋求它,也在我們的手機和傢俱中尋求它。我們不理性地珍視它,渴望被它包圍,甚至會沉迷於對它的追求。我們的世界因它而定義,但我們卻難以定義它。正如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在 1896 年出版的著作《美感》中所觀察到的那樣,我們內心存在著“一種非常根本和廣泛的觀察美和珍視美的傾向。”
像桑塔亞那這樣的哲學家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試圖理解美,但也許科學家們現在也準備嘗試一下。雖然科學還不能告訴我們美是什麼,但也許它可以告訴我們美在哪裡——或者美不在哪裡。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北京清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研究了美的起源,並認為它在我們的大腦中和在現實世界中一樣神秘。
關於是什麼使物體具有審美愉悅感,理論可謂是層出不窮。關於比例、和諧、對稱、秩序、複雜性和平衡的觀點都已被心理學家深入研究。這些理論可以追溯到 1876 年——實驗心理學的早期——當時德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費希納提供了證據,證明人們更喜歡邊長比例符合黃金比例的矩形(如果您好奇,該比例約為 1.6:1)。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當時,費希納沉浸在“外部心理物理學”專案中——尋找刺激與其結果感知之間的數學關係。然而,令他著迷和困惑的是對“內部心理物理學”的更艱難的追求——將神經系統的狀態與伴隨它們的主觀體驗聯絡起來。儘管他對黃金比例進行了實驗,但費希納仍然認為,在很大程度上,美存在於觀察者的大腦中。
那麼我們大腦的哪個部分會對美做出反應呢?答案取決於我們是否將美視為一個單一的類別。贊成存在“美中心”這種想法的腦科學家們假設,它可能存在於眶額皮層、腹內側前額葉皮層或腦島中。如果這種理論盛行,那麼美確實可以追溯到大腦的單個區域。無論我們是在聽弗朗茨·舒伯特的歌曲、凝視迭戈·委拉斯開茲的畫作,還是看到母鹿在星光下產崽,我們體驗到的美感都將是相同的。
如果美中心的想法是正確的,那麼這將是功能定位理論的巨大勝利。在這種觀點下——這種觀點既被廣泛接受又備受爭議——大腦所做的許多事情都是高度專業化的模組的結果。為了稍微簡化這個想法,我們可以想象給大腦區域貼上便利貼,並在下面寫上工作描述:“快樂中心”、“記憶中心”、“視覺中心”、“美中心”。雖然這種理論的某種版本可能是正確的,但肯定不是說您可以描述或直覺到的任何一種精神狀態都可以乾淨利落地定位在大腦的某個地方。儘管如此,例如,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視覺皮層的特定部分對運動具有精細的選擇性。其他不重疊的部分顯然只會被面孔啟用。但是,對於每一項發現令人信服的區域性腦功能的細緻研究,還有更多研究未能將某個區域與具體的工作描述相匹配。
在他們最近的調查中,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沒有可能增加關於美的感知是否定位於某個特定大腦區域的不確定的、動力不足的研究,而是選擇進行薈萃分析。他們彙集了許多已發表研究的資料,以檢視是否出現了始終如一的結果。該團隊首先查閱了所有使用腦成像技術研究人們對視覺藝術和麵孔的神經反應的文獻,並且還要求他們報告他們所看到的東西是否美麗。在回顧了不同的研究後,研究人員總共獲得了 49 項研究的資料,代表了 982 名參與者的實驗。面孔和視覺藝術被認為是不同種類的美麗事物,這為美中心假說提供了一個概念上直接的測試。如果超越的、大寫的 B 美確實是面孔和視覺藝術所共有的東西,並且在大寫的 B 美區域中被處理,那麼該區域應該在研究中顯示出來,而不管被視為美麗的具體事物是什麼。如果沒有發現這樣的區域,那麼面孔和視覺藝術更可能是,正如父母所說他們的孩子那樣,各有各的美麗。
用於分析彙集資料的技術稱為啟用可能性估計 (ALE)。在一點統計形式之下,它是一個直觀的想法:我們更信任獲得更多投票的事物。ALE 將 49 項研究中的每一項都視為對大腦中特定位置的模糊的、容易出錯的報告——粗略地說,是實驗進行時“亮起”的特定點,以及周圍的不確定性雲。如果研究參與者很少,則這種不確定性雲的大小很大,如果參與者很多,則很小,從而模擬了從收集更多資料中獲得的信心。然後將這 49 個點及其雲合併到一個綜合統計圖中,從而提供了跨多項研究的大腦啟用的綜合圖,以及一種說明我們對跨實驗共識的信心的手段。如果合併後單個小區域發出紅熱的光芒(所有云都很小且彼此靠近),則意味著它在所有不同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可靠的啟用。
透過執行此分析,研究團隊發現,美麗的視覺藝術和美麗的面孔都可靠地引發了明確定義的大腦區域的活動。這裡沒有什麼驚喜:人們希望當您觀看視覺刺激時,大腦正在做某事。然而,這些區域幾乎完全不重疊,這對共同的美中心被啟用的想法提出了挑戰。如果我們從表面上看待這一點,那麼面孔的美與繪畫的美是不一樣的。美是多元的、多樣的,嵌入在其媒介的細節中。
假設的美中心實際上可能確實存在,但由於各種方法論原因而未能顯示出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分析幾乎無法解決像這個問題一樣深刻而困難的問題。然而,這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我們在這裡試圖完成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關心美是大腦中的一件東西還是十件東西?後者會使美變得更奇妙 10 倍還是將其減少 10 倍?更相關的是:如果我們知道在大腦中指向哪裡,我們對美的理解會有什麼不同?可能需要很多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我們才能擁有像神經美學這樣的東西,既能讓生理學家又能讓人文學者感到真正信服。但我們可以肯定,在過渡時期,美的誘惑將繼續將我們帶回到這個混亂、有趣且未知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