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總統將如何決定人工智慧的未來

美國總統候選人都表示支援人工智慧創新,但卡馬拉·哈里斯更直言不諱地談論人工智慧對個人的風險

托馬斯·福克斯

本文是關於一系列文章的一部分,探討2024年總統選舉對科學、健康和環境的意義。各個主題的專家編輯深入研究了候選人的記錄和政策以及背後的證據。 在此閱讀其餘故事

人工智慧在美國大選中成為一個議題是多麼突然:當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在9月10日與唐納德·特朗普辯論時提出這個問題時,這是候選人在總統大選辯論中首次提及人工智慧——但這項技術已經如此徹底地滲透到我們的個人生活和全球經濟中,以至於幾乎沒有人感到驚訝。

在那次辯論中,哈里斯表示,美國必須投資“以美國為基礎的技術,以便我們在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領域贏得競爭”。特朗普也描述了美國在人工智慧產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願景。下任總統,無論屬於哪個黨派,幾乎肯定會繼續使用晶片出口管制和相關硬體,以尋求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和技術優勢。但是,在闡明人工智慧的風險時,候選人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哈里斯在該問題上直言不諱,並制定了具體的政策步驟,以保護弱勢群體免受潛在的人工智慧危害。相比之下,特朗普表達了含糊的無奈,稱人工智慧“可能是最危險的東西”,因為它缺乏“真正的解決方案”,正如他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福克斯商業網路採訪時所說的那樣。

“我們可以預料,第二屆特朗普政府不會積極嘗試保障人民的公民權利和自由,也不會提升消費者權益,”阿隆德拉·納爾遜說,她是一位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社會科學家,曾在2023年之前擔任拜登政府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代理主任。“對於那些試圖減輕大型科技公司監控、限制工作場所安全以及積累和鞏固更多權力的工人,政府的支援將會減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無論誰在11月勝出,都將在塑造人工智慧政策的關鍵時刻這樣做。美國尚未有任何州或聯邦安全法律解決這種技術最強大的形式。一項備受矚目的法案,即SB 1047,本可以為在加利福尼亞州開展業務的任何人工智慧開發者建立護欄,但在9月下旬被州長加文·紐瑟姆否決。國會議員也未能透過全面的立法,但這並非缺乏想法。據華盛頓特區的無黨派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稱,在OpenAI的ChatGPT於2022年公開亮相後,關於眾議院和參議院關於人工智慧的使用或治理的提案呈指數級增長。白宮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對這項技術做出回應,並敦促國會採取行動。

人工智慧行政命令

要了解每位候選人在當選總統後可能在人工智慧領域採取的行動,讓我們看看他們迄今為止所做的事情。國家層面的人工智慧治理主要透過三項行政命令——特朗普政府釋出了兩項,拜登-哈里斯政府釋出了一項,其中副總統在人工智慧政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特朗普釋出了他的第一項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命令,保持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於2019年2月釋出。該命令強調了這項技術應反映的隱私權和其他價值觀,並啟動了美國人工智慧倡議,該倡議呼籲優先考慮工業界和學術界的人工智慧研究和開發。他的第二項命令,於2020年釋出,概述了聯邦政府使用人工智慧的原則,例如透明度和合法性。該命令表示,如果應用程式的效能與預期用途“不一致”,政府機構應有辦法“取代、解除或停用”人工智慧。

瓦萊麗·維爾茨沙夫特是布魯金斯學會的人工智慧政策專家,她說:“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受到了相當好的評價,但‘對風險的關注有限’受到了一些批評。” 如果說美國人工智慧倡議有所不足,那主要是在於其缺乏具體細節——尤其是資金,觀察人士當時表示——這些細節可以將政策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

特朗普的兩項行政命令與拜登領導下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之間的對比,部分是哲學理念的差異,部分是時間選擇的結果。拜登-哈里斯政府的命令是在ChatGPT和類似的大型語言和生成模型公開推出之後,以及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和深度偽造(逼真的圖片或影片)開始充斥網際網路之後釋出的。該命令於2023年10月釋出,概述了政府使用人工智慧的政策,並授權測試國家人工智慧研究資源,這是一個支援美國人工智慧研究或開發人員的概念性專案。哈里斯-沃爾茲競選團隊最近承諾將該為期兩年的試點專案轉變為永久性的國家人工智慧基礎設施。

但該命令還定義了人工智慧對隱私和消費者的潛在危害,這建立在納爾遜和科技政策辦公室的其他人員制定的人工智慧權利法案藍圖的基礎上:人工智慧模型必須安全有效;演算法不應歧視;您應該能夠選擇退出它們;您的資料需要得到保護;當您與自動化系統互動時,您應該收到通知。

維爾茨沙夫特說,“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更側重於我們如何促進創新”,而“拜登政府確實解決了一些風險”。拜登2023年的命令建立了一個透過商務部進行的報告系統,要求美國公司持續更新有關最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開發的資訊。這些系統被稱為“基礎”或“前沿”模型,能夠進行自我監督,並且至少有數百億個引數。(如果將人工智慧模型比作大腦,那麼引數就類似於其神經連線或突觸。)

風險和人工智慧迷因

2023年11月,哈里斯率領美國代表團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首次全球人工智慧安全峰會,她在會上宣佈成立美國人工智慧安全研究所,該研究所隸屬於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在她的演講中,哈里斯將人工智慧對個人構成的風險,例如深度偽造和虛假資訊,定義為其目標群體存在的實際問題——將“實際存在”的定義擴大到超出例如人類滅絕或其他末日人工智慧情景。《2024年民主黨綱領》於今年夏天釋出,也指出人工智慧“既有非凡的潛力,也有危險”,將天氣預報等應用語音克隆欺詐進行了對比。

然而,根據特朗普挑選的副總統候選人J. D. Vance的說法,人工智慧“最大的”風險之一是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等模型中存在“瘋狂的政治偏見”,反對保守主義。這種說法被誇大了,也不準確。多項研究——包括2024年《PLOS ONE》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該報告測試了Vance提到的這些人工智慧系統以及其他22個系統——發現大多數大型語言模型對政治問題的回答都是中間派或溫和偏左的答案,而不是激進的觀點。

共和黨綱領呼應了Vance的觀點,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植根於言論自由和人類繁榮”。它還聲稱,拜登-哈里斯的行政命令是“危險的”,因為它“阻礙了人工智慧創新”。特朗普也誓言要廢除該命令。其他保守派評論家批評該命令依賴《國防生產法》的緊急權力,要求向工業和安全域性提交報告。維爾茨沙夫特說,如果該命令被撤銷,那麼取消對前沿人工智慧模型的政府監管將是“最大的後果”。

候選人在人工智慧方法上還有另一個不同之處。哈里斯的競選團隊向《大眾科學》證實,她不會在競選材料中使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影像或文字。相比之下,特朗普在X(前身為Twitter)以及他擁有的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上放大了人工智慧製作的內容。這些帖子包括虛假圖片,錯誤地聲稱泰勒·斯威夫特和她的粉絲支援特朗普。斯威夫特可能是性暴露深度偽造最著名的目標,她在9月份在Instagram上寫道,虛假的代言“真的喚起了我對人工智慧的恐懼,以及傳播虛假資訊的危險”。在該帖子的下一段中,斯威夫特為哈里斯背書。

非自願的人工智慧影像不僅僅是世界頂級流行歌星的問題。非營利組織民主與技術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約有15%的美國高中生表示,他們聽說過涉及與他們學校相關人員的性暴露深度偽造。同一份報告估計,五分之二的美國高中生知道在學校分享的深度偽造,無論內容如何。

維爾茨沙夫特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將是一套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技術。” 她指出,人工智慧在大型語言模型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很久了,但ChatGPT是一次震動,讓人們意識到了這項技術。現在,睜開眼睛的選民必須決定哪位總統最適合應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問題。

本·瓜裡諾大眾科學的副技術編輯。他撰寫和編輯有關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以及我們與工具之間關係的文章。此前,他曾在大眾科學擔任科學編輯,並在華盛頓郵報擔任特約撰稿人,在那裡他報道了新冠疫情、科學政策和虛假資訊(以及恐龍骨骼和水熊)。他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的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本·瓜裡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