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容易受到錯誤資訊的影響?這裡有一個你可以做的測試

一項新的錯誤資訊測驗表明,儘管存在刻板印象,但與老一代人相比,年輕的美國人更難辨別虛假標題

Young mixed-race female holding smart phone up to face

許多美國人似乎擔心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會在網上相信假新聞。但事實證明,我們可能集體擔心了錯誤的世代。

與普遍看法相反,根據研究機構 YouGov 於 6 月 29 日線上釋出的一項民意調查,Z 世代和千禧一代可能比年長的成年人更容易受到線上錯誤資訊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花更多時間上網的人更難區分真實和虛假的新聞標題。“我們看到了一些與[先前]研究人員所做的臨時測試不同的結果,”劍橋大學研究心理學家、民意調查中使用的測試開發的 lead author Rakoen Maertens 說,該研究於 6 月 29 日發表在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上。

Maertens 的團隊與 YouGov 合作,根據研究人員開發的測試(稱為“錯誤資訊易感性測試” (MIST))進行了一項快速線上測驗。它代表了心理學中錯誤資訊的第一個標準化測試,其設定方式允許研究人員廣泛管理並收集大量資料。為了建立他們的測試,Maertens 和他的同事精心挑選了 10 個真實標題和 10 個人工智慧生成的虛假標題(類似於您可能在網上遇到的標題),然後將它們分為“真實”或“虛假”。測試參與者被要求將真實標題與假新聞區分開來,並在最後獲得每個類別的百分比分數。以下是一些測試中的標題示例,您可以嘗試您的“假新聞檢測器”:“美國對合法大麻的支援在過去一年中保持穩定”、“某些疫苗富含危險化學物質和毒素”以及“摩洛哥國王任命委員會主席以對抗貧困和不平等”。答案在本文底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Maertens 和他的團隊在美國和英國對數千人進行了測試,但 YouGov 民意調查只對 1,516 名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平均而言,在 YouGov 民意調查中,美國成年人正確分類了約 65% 的標題。然而,年齡似乎影響了準確性。只有 11% 的 18 至 29 歲的美國人正確分類了 17 個或更多標題,36% 的人正確分類的標題不超過 10 個。相比之下,在 65 歲及以上的人群中,有 36% 的人準確評估了至少 16 個標題。在後一個年齡組中,只有 9% 的人正確分類的標題為 10 個或更少。平均而言,45 歲以下的美國人得分 20 分中得 12 分,而年齡較大的同齡人得分 15 分。

此外,與上網時間較少的人相比,每天休閒上網三小時或以上的人更容易受到錯誤資訊(虛假標題)的影響。人們獲取新聞的來源也產生了影響:從美聯社和 Politico 等傳統出版物閱讀新聞的人具有更好的錯誤資訊檢測能力,而那些主要從 TikTok、Instagram 和 Snapchat 等社交媒體網站獲取新聞的人通常得分較低。(“我什至不知道[從 Snapchat 獲取新聞] 是一種選擇,”Maertens 說。)Maertens 的團隊推測,這可能是年輕人總體得分較低的部分原因。花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人接觸到大量資訊,包括真實資訊和虛假資訊,但幾乎沒有背景資訊來幫助區分兩者。

人格特質也影響了一個人對假新聞的易感性。例如,責任心與 Maertens 及其團隊進行的研究中的較高分數相關,而神經質和自戀則與較低分數相關。

“他們在進行研究方面做得很好,”劍橋大學科學與政策中心研究與分析負責人 Magda Osman 說,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然而,她擔心,該測試中一些人工智慧生成的標題不如簡單的真/假分類那樣明確。

以標題“民主黨人比共和黨人更支援聯邦政府為科學研究提供資金”為例。在該研究中,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該說法被明確標記為真實。但 Osman 說,僅僅看標題,“您不知道這指的是人口中的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還是國會中的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

這種區別很重要,因為它改變了陳述的真實性。雖然說民主黨人通常傾向於支援增加科學資助是準確的,但共和黨政客有提高國防預算的歷史,這意味著在過去幾十年中,他們在資助某些型別的研發方面實際上超過了他們的民主黨同僚

此外,Osman 指出,該研究沒有區分不同群體更容易受到哪些錯誤資訊主題的影響。她認為,年輕人可能比他們的父母更容易相信關於性健康或 COVID 的錯誤資訊,但不太可能相信關於氣候變化的假新聞。

“該測試不應被視為 100% 可靠的個人層面測試。可能會出現細微差異,”Maertens 在給《大眾科學》的電子郵件中寫道。“得分 18/20 的人在實踐中可能與得分 20/20 的人一樣有彈性。然而,得分 20/20 的人比方說得分 14/20 的人更有效是更有可能的。”

Osman 和 Maertens 最終都同意,媒體素養是駕馭當今資訊飽和世界的關鍵技能。“如果你被資訊淹沒,你真的無法分析每一條資訊,”Maertens 說。他建議對您在網上閱讀的所有內容採取懷疑態度,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事實核查(儘管這不是 MIST 參與者的選擇),並記住您可能比您想象的更容易受到錯誤資訊的影響。

在第三段的示例中,標題依次為:真,假,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