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程式(即使是非常複雜的程式)不被認為是生物的原因之一是它們缺乏自我修復能力。如果一個機器的電路被燒燬,它只能等待人類來修復。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研究團隊已經朝著製造自我修復機器邁出了第一步,他們創造了一種可以學習修復自身資訊通道的計算機晶片。
這種晶片來自高速積體電路實驗室,該實驗室專門研究微晶片技術。資訊可以透過微晶片傳輸的路徑有數千條,但由於每條路徑都非常專業化,因此一個故障通常會導致整個系統無法執行。
每個晶片包含超過10萬個電晶體(微晶片中最基本的元件),這些電晶體並非同時工作。相反,研究人員用雷射燒燬了晶片上大片的電晶體,然後讓系統重新校準。只要雷射沒有擊中任何資料快取,晶片就可以尋找替代路徑並繼續工作。藉助每個晶片上的專用積體電路(ASIC)處理器,系統可以“學習”哪些路徑被破壞並進行相應調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說傳統的微晶片可以比作一個電路(移除一個部件,整個系統就會崩潰),那麼這項新的技術更像是一個人腦。如果一條路徑變得無法訪問,大腦將發現傳遞資訊的新的方式。當然,有可能對一個系統(無論是大腦還是微晶片)造成無法恢復的災難性損害,但是有了超過10萬種傳遞方式,這些微晶片可能會被證明非常強大。
自愈晶片是機器進化過程中一個引人入勝的步驟,但它們確實缺乏真實生物的一個關鍵特徵:隨著時間的推移再生能力。雖然加州理工學院的微晶片可以承受廣泛的損害並找出解決方法,但被雷射燒燬的部分在多年後仍然會被燒燬。與隨著時間推移可以自我修復的生物組織不同,每個晶片的壽命都有限。[另見:仿生人:十大技術]
儘管如此,微晶片尚未完全類似於生物的事實不應掩蓋這項發明的獨特性及其潛在用途。目前,如果您的計算機或手機中的微晶片燒燬,整個系統基本上都會癱瘓,直到您可以更換晶片為止,更不用說您儲存在其上的任何資料了。在消費技術中實施這些裝置可以節省無數小時和美元的技術支援。
加州理工學院工程學教授阿里·哈吉米里說:“將這種型別的電子免疫系統引入積體電路晶片,開啟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微晶片]現在可以診斷並解決自身的問題,而無需任何人為干預,從而朝著堅不可摧的電路邁進了一步。”
當洪水使您的下一臺PC完好無損時,這一切都很好,但是當機器人軍隊崛起向人類復仇時,這可能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希望前者是一個更有可能的結果。
版權所有 2013 TechNewsDaily,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