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海葵和珊瑚,一群被稱為刺胞動物的生物,透過微小的、加壓的囊泡進行蜇刺,這些囊泡以爆炸性的速度發射毒鏢。研究人員一直不確定這種極速過程的確切機制,該過程是使用稱為刺絲囊的特殊細胞器發生的。現在,由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斯托瓦斯醫學研究所的馬特·吉布森和艾哈邁特·卡拉布魯特領導的團隊,已經使用尖端的成像技術來非常詳細地研究刺絲囊的發射。研究人員表示,理解他們稱之為“自然界最精緻的生物微型機器之一”的生物物理學,可能會啟發微型藥物遞送裝置的設計。
這項發現,在《自然通訊》中報道,得益於意外的發現:卡拉布魯特發現,用於製備海葵刺細胞以進行成像的化學物質也誘導了刺絲囊的釋放——並且它在過程的各個階段固定了它們,或者說儲存了它們的細胞結構。研究人員使用超解析度熒光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一個詳細的事件序列,其中涉及一個硬軸和一個柔韌的、鞭狀的細絲,該細絲最初在刺絲囊內圍繞它盤繞。
卡拉布魯特說,細胞沒有空間操作彈弓式機制來推進刺針,“所以它們進化出了另一種方式”。軸和細絲都從內向外整齊地摺疊到微小的細胞器中。當刺絲囊發射時,軸首先被彈出並翻轉到外側。然後細絲展開並透過軸移動,也翻轉到外側。這種翻轉使細絲表面微小的、朝內的倒鉤向外翻轉,將毒素釋放到不幸的獵物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康奈爾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萊斯利·巴博尼斯說,看到這種兩階段的釋放過程是“對理解這種細胞器從內向外翻轉的機制的巨大貢獻”,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巴博尼斯說,未來,科學家可以設計“定製”的刺細胞,將藥物精確地輸送到需要的地方。“我認為認為這可能是可以適應或選擇用於醫療系統或治療的方法,這並非牽強附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