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動植物都遵循著一種與太陽昇起和落下同步的內在時鐘——即所謂的晝夜節律。但在北極圈以上,冬季太陽永不升起,夏季永不落下。對於生活在那裡的馴鹿來說,很可能很想在半年裡呼呼大睡,而在漫長的夏日裡保持清醒。然而,挪威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這些生物會設定自己的作息時間,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它們的覓食和休息週期都不到 24 小時。
挪威特羅姆瑟大學的生物學家卡爾-阿恩·斯托肯和他的同事發現,斯瓦爾巴群島極地島嶼上的馴鹿完全無視太陽——或者說太陽的缺失——除了春季和秋季的幾個星期。在漫長的冬季黑暗中,Rangifer tarandus platyrhynchus 更喜歡交替進行幾個小時的覓食和幾個小時的休息。雖然在漫長的夏季光明中,覓食的時間段會變長,但它們仍然比連續的晝夜週期短幾個小時。
科學家們還研究了挪威北部另一種馴鹿亞種,它們位於斯瓦爾巴群島種群以南八個經度。他們觀察到,Rangifer tarandus tarandus 在秋季和春季有 24 小時週期時,會遵循 24 小時週期,甚至在冬季縮短活動時間以匹配短暫的日照時間,並輔以一些夜間零食。但在夏季,這些馴鹿也遵循更寬鬆的時鐘,長時間覓食,然後是與陽光中的任何週期都不匹配的短暫休息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馴鹿並不是唯一被觀察到有自己節律的極地動物。斯瓦爾巴雷雞——一種小白色的北極雷鳥——也遵循自己的時鐘。因此,研究人員推測,大多數北極動物都會季節性地調整其生物節律。至於聖誕老人和他的精靈們是否也這樣做,目前尚無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