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如何跨越物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關於朊病毒,即在特定形式下引起牛海綿狀腦病(BSE)或“瘋牛病”的蛋白質,我們知之甚少。但自從傳染性朊病毒從牛傳播到人類(在人類中它們引起克雅氏病)以來,已有近100人死亡,歐洲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牲畜屠宰。現在,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兩名科學家研究了危險的朊病毒最初是如何從牛傳播到人類的。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與細菌或病毒不同,朊病毒似乎僅僅透過呈現一種改變的形狀就變得具有傳染性。然後,它們透過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傳遞其特性,使原本正常的朊病毒蛋白也呈現異常形狀。這些異常蛋白質變得不溶,這(至少在哺乳動物中)導致它們聚集在一起並形成殺死腦細胞的斑塊。

為了理解朊病毒如何彌合不同物種之間的生物學差距,Jonathan Weissman和研究生Peter Chien將來自兩種不同酵母物種的朊病毒片段拼接在一起。他們發現,由此產生的雜合體可以在兩種原始酵母中都具有傳染性——這正是跨越到不同生物體所需的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