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談論史前狩獵-採集“舊石器飲食”的優點(或缺點):這種觀點的意思是,以我們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來不得不吃的方式進食,最有利於健康的生活。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合適的燃料是有價值的,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但是,正如您將在我們的封面故事中瞭解到的那樣,無論我們飲食中的確切食物是什麼,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積極活動以保持健康。
杜克大學的赫爾曼·龐澤在他的專題文章“進化為運動”中寫道:“我們每天少於10,000步的步數與心血管和代謝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不幸的是,他補充道,“美國成年人通常每天走大約 5,000 步,這導致了 2 型糖尿病的驚人發病率(影響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和心臟病(佔美國所有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相比之下,我們的猿類表親相對久坐不動,但卻沒有我們活動量如此低時會遭受的健康疾病。 儘管黑猩猩天生膽固醇水平很高,但它們不會患上類似人類的心臟病。 即使在圈養環境中,它們也保持精瘦,很少患上糖尿病。 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人類像龐澤所說的那樣是“奇怪的猿類”? 請翻到“進化為運動”瞭解研究揭示的關於我們這個令人著迷的物種的資訊。
龐澤提醒我們,雖然運動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多積極影響,但不幸的是,減肥並不是其中之一。(他在 2017 年 2 月刊的專題文章“運動悖論”中更充分地解釋了原因。)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努力避免攝入過多的卡路里,即使我們知道我們應該用蔬菜和水果代替那些誘人的薯片和餅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是否反而被生活在我們自己腸道中的微生物所破壞? 最近在齧齒動物和接受過減肥手術的患者身上進行的研究表明,情況可能確實如此。 這些手術縮小了胃的大小,並且現在發現它們具有額外的作用; 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改變參與與腸道交流的大腦區域的行為方式。 在“思想勝過膳食”中,醫學作家佈雷特·斯特特卡討論了與之前的活動相比,大腦的這些部分如何變得過度活躍。 因此,人們可能會更快地感到飽腹,從而形成新的、有益的飲食習慣。 這個故事已準備好被享用。 祝您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