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將如何戰勝自動駕駛汽車

“膽小鬼遊戲”可能會給無人駕駛汽車帶來嚴重問題

站在巴布伊諾大街的任何一個拐角處,你都不難分辨出當地人和遊客。手持導遊手冊的人在呼嘯而過的摩托車和鳴笛的菲亞特汽車之間,猶豫不決、慌亂地穿梭,而附近的居民則相對輕鬆地穿過馬路,他們自信而平靜。這不僅僅發生在羅馬:在世界各地的城市裡,當地行人對駕駛員的行為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與偶爾的遊客區別開來。除非你走在偏僻的鄉間小路上,否則步行和駕駛都是社互動動,只有當地居民才會瞭解自己城市的行為習慣。

但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可能即將到來。當其他駕駛員不是人時,瞭解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心理——他們何時以及是否會禮讓——對於人行橫道的計算毫無幫助。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路上;根據一些預測,到2030年,自動駕駛能力甚至可能成為標準配置。作為駕駛員,汽車的行為將與人類不同,而且它們幾乎肯定會被程式設計為避免撞到人。道路將變得更安全,交通事故會減少,這一想法是這項新技術的驅動力。但是,隨著行人迅速瞭解汽車的行為方式,他們肯定也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其影響可能是巨大的:交通流量可能不會更加穩定,而是變得混亂。

最近發表在《規劃教育與研究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探討了人類與自動駕駛汽車之間的互動如何改變道路規則。作者亞當·米拉德-鮑爾首先解釋了當前行人如何決定何時過馬路的模型。每次過馬路都涉及一個心理計算:在儘快穿過馬路並冒著被撞的風險,與等待(不知道要等多久)甚至選擇新路線之間做出選擇。駕駛員也必須做出決定,是禮讓還是不禮讓。這種設定是駕駛員和行人之間的人行橫道“膽小鬼遊戲”。雖然直覺上看來,行人更容易在碰撞中受傷,因此總是會先禮讓,但實際上,他們的行為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當交通繁忙或例如,遊客不可預測時,駕駛員很可能會禮讓。但是,如果當地的規範總是讓行人等待,那麼過馬路的風險就會更大,等待就更有意義。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與自動駕駛汽車玩人行橫道“膽小鬼遊戲”時,情況將大不相同。與人不同,汽車的行為總是可預測的;沒有看手機的誘惑,沒有必要分開爭吵的幼兒,也沒有試圖平衡方向盤和免下車漢堡的需求。而且,汽車幾乎肯定會被程式設計為避免撞到人。當地的習俗將無關緊要;行人將面對完全守法的禮讓者——無論在哪個角落或街區,行人都將佔據心理上的優勢。他們完全確信汽車會禮讓,因此可以大膽過馬路,即使在他們沒有路權的情況下。人類將可以自由地利用汽車。

米拉德-鮑爾概述了人類與汽車之間的新互動將如何改變未來道路的三種可能性,首先是行人至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需要到達市中心的某個地方,你可能會步行。你的汽車可以將你送到郊區,但實際上會在城市地區受到限制,因為行人可以隨意過馬路,這可能會使汽車交通陷入停頓。隨著步行比開車更有效率,城市地區的密度將繼續增加。

監管回應的結果中,行人仍然會三思而後行,但他們會考慮的是可能被開交通罰單,而不是被汽車撞的風險。試圖控制行人可能會透過新的法規和旨在將人和汽車分開的基礎設施來實現。專注於汽車和人共享空間的規劃將減少,而柵欄和道路障礙將增加。行人-汽車事故的責任將主要落在(現在)違法的行人身上,而不是汽車製造商身上,這將進一步限制他們的行為。 

最後,根據人類駕駛員的設想,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所帶來的較慢的旅行時間將超過乘客生活方式的好處。在上班途中檢視電子郵件、參加商務會議或觀看Netflix的自由根本不值得花額外的旅行時間到達那裡。事實上,在人行橫道“膽小鬼遊戲”中保持優勢將取代被駕駛的便利性。但是,只有當大多數車輛都是自動駕駛時,以行人為主導的設計才是有意義的。最終,社群如何發展以適應和整合自動駕駛汽車將取決於各種政策、法律和技術因素。無論哪種情況佔上風,未來的交通很可能會受到人類利用無人駕駛機器能力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