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如何將女性物化

事實證明,“物化”不止一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最近有報道稱,一隻山獅或美洲獅在愛荷華大學的校園裡出沒,這促使校園裡的開玩笑者在 推特上表達了對米歇爾·巴赫曼在該鎮的驚訝。俗話說,“美洲獅”是指那些與年輕男性尋求幽會的有魅力的年長女性,而對某些人來說,巴赫曼似乎符合這個標準。這種對外觀的強調對於那些絕非醜陋的知名女性來說並不新鮮,並且女權主義學者很快就 指出了它對女效能力的認知可能產生的有害影響。

當然,我們不需要考慮對政治候選人的反應來理解這個想法。將某人視為一個身體並欣賞他們的身體,而不是將他們視為一個頭腦,這之間存在著一種眾所周知的緊張關係。至少,當女兒們的校服太過暴露時,父母會這樣告訴她們。

科學支援了父母的觀點。最近的一項 研究 發現,向男性展示性化女性的照片會減少大腦中負責心理狀態歸因的區域的活動——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為我們正在看一個有思想和計劃行動能力的人時,大腦的這個區域會變得活躍。其他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當男性看到女性的全身照而不是面部照時,他們會認為女性不太聰明、討人喜歡、有抱負和有能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庫爾特·格雷及其同事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 一項新研究 然而表明,這種物化可能不會導致感知者將女性視為無腦的身體,而是會導致他們感知到的心智型別的轉變。

對心智感知的研究發現了我們傾向於對他人進行分類的兩個維度:行動力(行動、計劃的能力)和體驗(感受情緒的能力)。例如,一個機器人具有很高的行動力,但體驗卻很低。它可以思考,但不能 感受。另一方面,當我們看到血肉之軀時,我們往往會看到體驗而非行動力——一個有快樂和痛苦能力,但不一定是頭腦最敏銳或最有用的工具的實體。

因此,物化可能不會導致將女性視為無生命的物體,而是視為不同型別的人類——有能力感受但沒有能力思考的人。為了檢驗這一假設,格雷等人向參與者展示了個人影像,並改變了圖片中顯示的血肉程度(“身體關注”的程度)。與他們的假設一致,與僅看到臉部相比,看到全身導致行動力評分降低,但體驗評分增加。當裸體與穿衣服的身體進行比較時,情況也是如此。事實上,隨著影像的性暗示性增加,行動力的感知會相應減少,而體驗的感知會相應增加。

雖然這最初可能看起來有點令人鼓舞,因為被物化的人被視為人類而不是物體,但是將實體視為具有高度體驗能力會產生一種令人不安的副作用——我們認為他們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更需要保護。研究人員在最後的一項研究中證明了這一點,該研究表明,與穿衣服的人相比,參與者不太願意對半裸的人施加痛苦的電擊。似乎當我們看到身體時,我們也傾向於看到潛在的受害者。雖然受害者身份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很可愛,但它肯定無助於贏得選舉。

您是專門從事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閱讀過最近一篇您想撰寫的同行評議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心靈問題》編輯加雷思·庫克,他是波士頓環球報的普利策獎獲獎記者。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與他聯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