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受困星際航線宇航員如何乘坐SpaceX飛船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布奇·威爾莫和蘇尼·威廉姆斯自六月初發射到空間站以來一直被困在國際空間站。現在,美國航天局即將決定如何將他們帶回地球

View from a window on the SpaceX Dragon Endeavour spacecraft of Boeing's Starliner. Both spacecrafts are docked to adjacent ports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Earth can be seen in the background beyond the Starliner

波音公司的星際航線飛船與和諧號模組的前向埠對接,該飛船將美國宇航局的載人飛行測試宇航員布奇·威爾莫和蘇尼·威廉姆斯送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宇航局官員正在認真討論一項計劃,將兩名宇航員——他們於六月初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際航線發射升空,此後一直無限期地滯留在國際空間站(ISS)——乘坐SpaceX龍飛船返回地球。

美國航天局尚未準備好做出最終決定。在8月7日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官員們表示,美國宇航局的工作人員在選擇使用哪種飛行器上存在分歧。但美國宇航局領導層需要在八月中旬之前做出決定,機構官員提供了詳細資訊,說明如果宇航員要從乘坐星際航線返回地球改為乘坐龍飛船,將會發生什麼。

美國宇航局空間行動任務理事會副局長肯·鮑爾索克斯說:“我們目前正處於一種新的情況,即我們有多種選擇。” “例如,我們不必只乘坐星際航線將宇航員帶回地球。我們可以乘坐另一艘飛行器將他們帶回地球。”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布奇·威爾莫和蘇尼·威廉姆斯於6月5日乘坐期待已久的星際航線首次載人發射升空。這項至關重要的測試任務旨在為該飛行器定期進行載人飛行到國際空間站掃清道路。

這兩名宇航員原計劃在軌道實驗室停留一週多一點的時間。但他們的星際航線艙,綽號“卡利普索”,遇到了幾個問題。它的發射被取消了兩次,一次是因為氧氣閥問題,一次是因為發射系統中的故障計算機卡。任務人員還監測到飛行器推進系統中的氦氣洩漏,他們認為這不足以推遲發射。在航天器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過程中,又發生了四次此類洩漏,並且飛行器的五個反作用控制系統推進器發生故障,儘管它安全抵達了實驗室。

波音公司和美國宇航局在過去兩個月中進行了廣泛的測試,包括在太空和新墨西哥州的設施中,試圖找出推進器的情況。但對這些問題的全面理解仍然難以捉摸。機構代表在之前的新聞釋出會上堅稱,星際航線運送威爾莫和威廉姆斯回家是安全的,測試只是為了更好地闡明問題,以便在未來的飛行中解決。但這兩名宇航員仍然在軌道上。

現在,美國宇航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公開討論將威爾莫和威廉姆斯轉移到SpaceX的載人龍飛船上返回的可能性。

美國宇航局在2014年選擇了SpaceX和波音公司來建造運送宇航員往返空間站的飛行器。SpaceX成功地在2020年5月進行了載人測試飛行,此後為美國宇航局執行了七次往返任務。目前還有一艘龍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另一艘龍飛船已準備好在未來幾周內發射。

美國宇航局計劃即將到來的龍飛船任務,稱為Crew-9,搭載四名機組人員:美國宇航局宇航員澤納·卡德曼、尼克·海牙和斯蒂芬妮·威爾遜,以及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戈爾布諾夫。但是,如果美國宇航局決定乘坐龍飛船將威爾莫和威廉姆斯送回地球,那麼這項任務將會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在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之間的某個時間,空載的星際航線將離開空間站,並使用降落傘在猶他州著陸。然後,四名Crew-9宇航員中的兩名最早將於9月24日發射。(美國宇航局拒絕評論哪些宇航員將留在任務中。)威爾莫和威廉姆斯將加入該機組,所有四名宇航員將於2025年2月左右乘坐龍飛船返回,官員們說。

美國宇航局商業載人計劃經理史蒂夫·斯蒂奇在8月7日的新聞釋出會上說:“現在,實際上,我認為,在人類航天飛行史上,首次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同時,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有了兩種美國飛行器可供選擇:龍飛船和星際航線。”

威爾莫和威廉姆斯在國際空間站的延長停留只是星際航線坎坷飛行之路上的最新挫折。波音公司首次嘗試到達國際空間站是在2019年12月發射的,但由於艙體未能到達到達空間站的適當軌道而提前結束。第二次無人測試飛行於2022年5月發射,成功訪問了軌道實驗室,並在近六天後順利返回地球。

儘管歷史坎坷,目前也遇到了麻煩,但美國宇航局對星際航線成為國際空間站艦隊的常規組成部分仍然持樂觀態度。“我看到了星際航線的光明未來,”斯蒂奇說。“無論如何,我們真的需要兩個乘員運輸系統。未來可能會有一天,我們需要呼籲星際航線為我們做類似的事情,而且這是一艘很棒的飛行器。”

梅根·巴特爾斯是一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她於2023年加入大眾科學,現在是該雜誌的資深新聞記者。此前,她曾在Space.com擔任作家和編輯四年多,並在Newsweek擔任科學記者近一年,專注於太空和地球科學。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Audubon、Nautilus、AstronomySmithsonian等出版物上。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的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專案獲得了新聞學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梅根·巴特爾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