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們在追求尊重和自我實現之前,會先尋求食物、住所和安全。那麼,是什麼解釋了愚蠢的冒險和激烈的體育運動,在這些運動中,人們冒著重傷的風險來追求尊重? 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層次結構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靈活——許多人會為了挽救自己的聲譽而經歷令人厭惡或痛苦的折磨。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學家安迪·沃納施和他的同事對 111 名美國人進行了一項關於聲譽價值的線上調查。 在受訪者中,40% 的人表示,他們寧願選擇一年監禁和一個清白的聲譽,也不願選擇不坐牢和一個罪犯的聲譽。 監禁是直接有害的,但“聲譽可以幫助你獲得社會上你想要的一切,”沃納施說。 在類似規模的調查中,70% 的受訪者告訴沃納施的團隊,他們寧願放棄自己的優勢手,也不願在臉上紋上納粹十字記號; 53% 的人寧願選擇立即死亡,也不願以疑似兒童性侵犯者的身份度過漫長一生; 30% 的人寧願立即死亡,也不願過著漫長而幸福的生活,然後在死後被謠傳為兒童性侵犯者。 這項研究於 7 月由《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線上釋出。
但現實世界呢? 作為新研究的一部分,白人大學生參加了一項內隱種族主義測試。 然後,他們在廣泛傳播他們的分數和將一隻手放在一碗“超級蠕蟲”(照片)之間做出選擇。 被給予(虛假的)高內隱種族主義分數的人更有可能選擇超級蠕蟲(30% 對 4%),並且更有可能將手放在接近冰點的水中(63% 對 9%)——即使許多人表示他們懷疑電子郵件的威脅。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譽而做出各種犧牲,從儀式性自殺到庭外和解,再到在地鐵上讓座。 在社交媒體公開羞辱的時代,這篇文章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棍棒和石頭可能會打斷你的骨頭,但推文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