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能從多年酗酒中恢復多少?

阿姆斯特丹大學神經認知發展和衰老學教授理查德·裡德林克霍夫解答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夢境中的影像和想法位於大腦的哪個位置?有沒有辦法捕捉它們? —德里克·邁爾,芝加哥

馬克·A·W·安德魯斯,賓夕法尼亞州格林斯堡伊利湖骨科醫學院塞頓山大學生理學主任和教授,回覆:

對於您問題的後半部分,答案很簡單,“不能。” 儘管我們擁有可以測量一般大腦活動的技術,但我們沒有評估或捕捉個人思想和夢境的方法。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為了評估我們未來實現這一目標的潛力,重要的是要了解大腦的哪些區域與做夢有關。 大多數夢境發生在睡眠階段,此時睡眠者開始快速眼動,稱為REM睡眠。 睡眠大腦構想出的意象似乎起源於網狀結構 (RF),這是一個彌散的、複雜的集合,由遍佈大腦的 100 多個神經元網路組成。 RF有助於調節基本過程,包括清醒和睡眠週期以及心臟功能。 RF 的神經網路與大腦皮層相連,大腦皮層調節我們的思維和記憶方式。 但是,RF 與其餘大腦之間的廣泛連線
使得夢境難以研究。

除了 RF 之外,做夢還涉及邊緣系統,通常被稱為情感大腦。 負責識別複雜視覺場景的視覺皮層區域以及控制注意力和動機的前扣帶回也在 REM 睡眠期間活躍。 有趣的是,參與思考的前額葉皮層區域
和我們清醒時的判斷在整個 REM 睡眠期間保持相對平靜,這可能是某些夢境內容離奇和不合邏輯的原因。 目前,科學家能夠透過多種方式探測人類的大腦活動。 我們可以使用 EEG 記錄腦電波。 透過 PET 掃描和功能性 MRI,我們可以透過測量血流量和營養水平的變化來觀察大腦活動的波動。

這些已建立的技術不足以記錄夢境,但一種較新的方法可能會實現突破。 最近,神經科學家已將單個電極植入皮層,以記錄被認為與單個想法或影像相關的單個神經元的活動。 有朝一日,這種植入的電極可能會讓我們記錄和
回放我們的想法和夢境。

大腦能從多年酗酒中恢復多少? —保羅·豪倫,倫敦

理查德·裡德林克霍夫,阿姆斯特丹大學神經認知發展和衰老學教授,解答:

證據表明,長期酗酒會改變大腦的結構和生理機能,但多年戒酒後的恢復程度尚不清楚。

最近的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慢性酒精中毒會損害小腦,小腦在調節運動控制、注意力和語言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它還會導致前額葉皮層萎縮和退化,可能損害決策能力和社交行為。 研究還發現大腦白質受損,白質連線著這些區域。

然而,問題仍然是,在戒酒後,這種廣泛的損害是否可以逆轉。 研究人員透過比較從多年酗酒中恢復過來的受試者與不飲酒或少量飲酒的受試者,研究了戒酒對酒精依賴者大腦的影響。 科學家們還研究了一組受試者在最初戒酒和持續戒酒期間大腦容量的變化。

其中幾項研究表明,多年的戒酒可以讓大腦區域恢復到原來的體積,並可以修復不同區域之間的神經連線。 大部分恢復發生在受慢性酒精中毒影響最嚴重的系統中——前額小腦回路,該回路調節決策、推理和解決問題。

然而,其他報告發現某些區域持續受損。 一些以前的酗酒者表現出海馬體的永久性損傷,海馬體是一個調節長期記憶和空間導航的大腦區域,並且白質病變僅部分消退。

儘管戒酒對受酒精濫用影響的大腦的影響各不相同,但我們似乎至少表現出一定的從過度飲酒的影響中恢復的能力。 未來的神經影像學研究應闡明完全恢復的程度和潛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