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有潛力極大地改變印度的高等教育。一種圍繞本地開發並結合國外頂尖大學提供的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 (MOOC) 構建的新模式,可以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質量提供高等教育。
印度的大學入學人數龐大且持續增長。2010 年,印度的大學入學人數超過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國。在印度,每天有 5,000 名學生進入大學,10 所新機構敞開大門。
印度在高等教育上的支出佔該國 GDP 的 3% 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生均支出卻是最低之列。雖然近期的擴張擴大了大學的入學機會,但它進一步減少了生均支出,並加劇了本已嚴重的師資短缺。因此,質量有所下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印度必須在保持質量和降低成本的同時,繼續擴大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這種情況並非印度獨有,但鑑於印度龐大的規模和獨特的地位,印度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數字技術,特別是 MOOC 的廣泛使用,可能會有所幫助。
印度以前曾嘗試過線上課程,但其影響微乎其微。十年前,該國開始在政府資助的專案“國家技術增強學習計劃”下使用網際網路分發影片和網路課程。開發人員建立了 900 多門課程,主要側重於科學和工程,每門課程約 40 個小時的教學。由於互動性有限且質量參差不齊,這些課程未能吸引大量學生。
MOOC 讓印度學者們更好地瞭解瞭如何將講座重組為簡短、獨立的片段,並具有高度互動性,以更有效地吸引學生。印度理工學院(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頂尖的工程學院之一)正計劃透過 MOOC 向數十萬本科生提供資料結構、程式設計和演算法這三門基礎 IT 課程。這些課程將授予學分,並可計入學位。
印度到處都是對技術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年輕人,這很有幫助。印度人是 MOOC 最積極的使用者之一。在 3 月 Coursera 的 290 萬註冊使用者中,超過 25 萬來自印度,僅次於美國。
然而,我們仍然需要在印度背景下找到使用 MOOC 的正確模式。憑藉在該領域十年的經驗和充滿活力的技術生態系統,印度很可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