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如何拯救維龍加的大猩猩

加強農業和城市化是拯救剩餘荒野的最佳途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對於要求僅以 Bernadette 稱呼的村民來說,生活是一場持久戰。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維龍加國家公園旁邊的玉米、小米和紅薯的小塊土地上,她和她的鄰居們勉強餬口,養活自己和孩子。她去年告訴我們,她的紅薯不斷受到從公園裡跑出來覓食的狒狒和大象的侵擾。這種極度的農業貧困對自然環境也不利。維龍加是世界上僅存不到 900 只山地大猩猩的一半的家園,以及瀕危的大象和羚羊。公園的森林面臨著木炭貿易的壓力,2007 年,當地的木炭黑手黨暗殺了公園的七隻大猩猩,以報復對非法伐木的鎮壓。偷獵者近年來殺死了維龍加 300 頭大象中的 250 頭,可能是得到了受夠了動物襲擊莊稼的居民的默許。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日益增長的富裕總體上對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但在保護的前線,人們與原始森林、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瀕危物種密切相關,往往是極度的貧困驅動著破壞。

日本島村繁春農場的生產力提高可能為 21 世紀的保護工作提供關鍵。島村繁春在一個前索尼微晶片工廠的舊址上管理著一個 25,000 平方英尺的農場。一切都在室內安全生長。透過水、植物養料和 17,500 個 LED 燈的組合,他每天可以收穫多達 10,000 頭生菜——每平方英尺的產量是普通農場的 100 倍——用水量減少 90%,廢物產生量減少 80%。人類使用了地球上約一半的無冰地表面,主要用於糧食生產。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口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達到頂峰,然後下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被稱為脫鉤的現象意味著,人們可以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面對不斷增長的對食物、資源和能源的需求,保護剩餘的荒野將需要加速脫鉤——換句話說,加快城市化和加強現代農業。這個想法可能看起來違反直覺,但尤其是在發達世界,人們對土地造成的許多危害已經開始趨於平緩甚至下降。例如,今天,人類人均所需的農田面積僅為 50 年前的一半。因此,在美國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邊際農田正在恢復為森林。

社會變革將放大這些趨勢。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人類居住在城市,到本世紀中葉,這一數字可能達到 70%。當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時,出生率往往會急劇下降。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口統計學家預計,人類人口將在 2100 年之前達到頂峰,然後下降。農村人口外流也推動了其他相互加強的效率,提高了經濟和資源生產力。

對 21 世紀的保護工作的意義是明確的。公園和保護區仍然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不解決等式的需求方面,真正的棲息地保護將是困難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成功將需要用人類技術替代自然資源。這也將需要現代能源。近 30 億人仍然依賴木柴和糞便等固體燃料。讓全人類都使用廉價、清潔和豐富的能源技術將改善他們的福祉,而不會損害環境。

縮小我們環境足跡的工具顯而易見。抓住這些機會將需要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關注傳統上不屬於他們職權範圍的基礎設施和技術政策。如果沒有加速脫鉤,保護區將無法抵禦人類對食物和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維龍加的大象和大猩猩可能會面臨厄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