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除非闌尾破裂或發炎,否則甚至會忘記自己有闌尾,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該器官可能在帕金森病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10 月份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年輕時切除闌尾的人在幾十年後患帕金森病的風險降低了近 20%。
主要作者、範安德爾研究所神經退行性科學中心助理教授薇薇安·拉布裡表示,這項新發現有助於鞏固正在形成的觀點,即帕金森病不僅僅是一種以震顫、僵硬和步態不穩為特徵的運動障礙,而是一種累及全身的疾病,通常涉及消化系統。她指出,闌尾附著在結腸上,是腸道細菌的棲息地。這種手指狀的組織袋過去被認為是人類進化史上無用的殘餘物,但現在被認為在免疫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命早期。拉布裡和其他人表示,儘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起著關鍵作用,但帕金森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共同作者莉娜·布倫丁週二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這項由多個部分組成的研究查看了瑞典 160 萬人的資料庫,發現在切除闌尾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發病風險較低。她補充說,這種差異在居住在該國農村地區的人群中尤為明顯——潛在的原因尚不清楚,儘管農藥暴露已被證明與帕金森病有關,布倫丁說,她是範安德爾研究所(位於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獨立研究和科學教育機構)的副教授。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還查看了一個規模小得多的資料庫,其中包含約 850 名帕金森病患者的詳細跟蹤資料,發現接受過闌尾切除術的患者平均比仍有闌尾的患者晚 3.6 年患病。他們還在 50 名健康人的闌尾中發現了 α-突觸核蛋白,這種蛋白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會發生畸變,這表明該蛋白可能在那裡發揮著有益(但仍未知)的功能。範安德爾研究所研究副主任兼神經退行性科學中心主任帕特里克·布倫丁表示,他很驚訝在健康人體內發現瞭如此多的 α-突觸核蛋白,而且這種蛋白在老年和年輕研究物件中含量相當。“對於像我們這樣枯燥的科學家來說,這些都非常令人驚訝,足以讓我們興奮,”他說。
拉布裡認為,變形的 α-突觸核蛋白團塊可能會沿著迷走神經(連線消化系統和大腦的神經)向上移動,然後將這種破壞性蛋白播種到大腦中。據認為,這些團塊會阻礙化學物質多巴胺的產生,從而導致定義帕金森病的震顫和僵硬。
哈佛醫學院神經病學教授奧勒·伊薩克森(未參與該研究)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為,切除闌尾可能透過阻止炎症來幫助預防或延緩帕金森病,他認為炎症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炎症性腸病和腸道炎症與帕金森病有關,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用一種名為抗腫瘤壞死因子的抗炎藥治療炎症性腸病患者,可將其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降低近 80%。麥克萊恩醫院神經再生實驗室和神經再生研究所主任伊薩克森說,帕金森病有很多病因。但他指出,“也許一半或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曾患有某種炎症性疾病,加速了這種病理過程。”
埃默裡大學生理學教授瑪魯·坦西(未參與該研究)同意,對炎症與帕金森病之間聯絡的研究最終可能會為治療和更好的診斷指明方向。她說,有可能透過良好的飲食和鍛鍊、藥物或益生菌來避免腸道炎症,可能會對帕金森病起到保護作用。
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支援帕金森病研究)的運動障礙專家兼醫療傳播副總裁蕾切爾·多爾亨表示,許多患上帕金森病的人在早年生活中都患有便秘、嗅覺喪失、低血壓和睡眠障礙,例如夢遊。她指出,如果中年人偶爾便秘,不必擔心,但如果出現一系列這些症狀,可能意味著某人患該疾病的風險較高。她希望人們最終能夠儘早獲得風險評分,以便他們能夠改變生活方式或用藥,以嘗試預防該疾病,她說。
多爾亨和拉布裡都表示,人們不應因為這項新發現而切除闌尾。像這樣的研究只能識別出關聯性,而不是闌尾切除術與降低帕金森病風險之間的明確因果關係。“您不希望任何人僅僅因為切除闌尾可能會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風險就跑去切除闌尾,”多爾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