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物銀行網路(一個與50多個國家/地區的區域食物銀行合作以對抗飢餓的非營利組織)最新的年度影響報告發現,其成員組織在2023年向超過4000萬人提供了17億份餐食。據該非營利組織稱,這種食物的重新分配(其中大部分是從農場或批發農產品市場回收的)減少了估計18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這些數字反映了對食物銀行的持續高需求。去年,全球食物銀行網路(GFN)的服務人數幾乎與2020年一樣多,當時COVID-19大流行導致糧食不安全感飆升。為了應對社群中這種緊迫的需求,GFN的許多成員組織都投資於農業回收,努力從農民手中搶救食物,避免食物被丟棄。
他們的努力表明,食物銀行可以發揮雙重作用,既解決飢餓問題,又保護環境。透過在完全良好、可食用的食物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之前攔截它們,食物銀行有助於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造成的有害溫室氣體排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哈佛大學法學院食品法律和政策診所的創始主任艾米麗·布羅德·萊布說:“總有一些食物被不必要地浪費了。”她曾與GFN合作過,但未參與最近的研究。布羅德·萊布補充說,所有這些不必要的浪費意味著“持續需要擴大食物銀行和食物回收業務的規模”。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現,2022年,有13%的食物在從生產者運往零售商的過程中損失了。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的一項分析,隨後,零售商、餐館和家庭浪費了19%。僅全球家庭每天就浪費10億份餐食。多年來,全球食物浪費的規模一直驚人地高:2011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釋出了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生產的食物中約有三分之一從未被食用。
如此大規模的食物浪費對地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食物未被食用時,與種植、運輸和加工食物相關的所有排放都變得不必要。此外,當食物在垃圾填埋場腐爛時,會釋放甲烷,這是一種溫室氣體,在20年期間,其效力約為二氧化碳的80倍。去年,美國環境保護署報告稱,美國垃圾填埋場58%的甲烷排放來自食物垃圾。據估計,在全球範圍內,食物損失和浪費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至10%,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對於實現氣候目標至關重要。
食物銀行可以透過在食物損失之前搶救更多食物並將其重新定向給有需要的人,從而在減少排放方面發揮特殊作用。GFN總裁兼執行長麗莎·穆恩說:“我們的成員一直在擴大他們的重新分配能力。” “我認為這是我們在面對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時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我們作為一個組織如何獲取更多供應?”
為了做到這一點,GFN成員組織內的食物銀行一直在與農民更緊密地協調,以將多餘的食物從垃圾填埋場轉移出去。GFN將剩餘食物定義為來自商業渠道的食物,這些食物是為了人類消費而種植的,但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出售。所謂的“醜陋”農產品——由於外觀原因而永遠無法進入雜貨店的畸形食物——就屬於這一類。
這種重新定向實際上看起來像是切斷了作為中間人的食物銀行。穆恩舉例說,一家食物銀行接到一位農民的電話,說他有多餘的青豆。這家食物銀行沒有前往農場取貨,再返回食物銀行的配送中心,儲存青豆,然後讓人們等待下一個配送日來領取,而是可能只是聯絡該地區的受益人(想想:施粥廚房),告知他們有多少青豆可用以及在哪裡,以便他們可以去領取。GFN將此稱為“虛擬食物銀行”,因為其成員正在使用技術平臺將農民與受益人匹配,而不是親自移動農產品。
這種對農業回收的重視的結果是,水果和蔬菜現在佔GFN成員重新分配的食物量的最大部分——40%。穆恩說,該組織“僅僅觸及了”回收新鮮農產品的可能性的“表面”。
為了計算出這些努力減少了18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GFN使用了食物損失和浪費協議,該協議由世界資源研究所制定。該框架考慮了許多因素,包括回收的食物如果沒有從廢物流中攔截下來,最終會去哪裡。這些廢物目的地可能是垃圾填埋場,但也包括動物飼料、堆肥和厭氧消化器(一種將有機廢物轉化為沼氣的廢物管理技術——但這可能伴隨著其自身的排放問題)。穆恩承認,GFN並不完全瞭解如果沒有食物銀行的搶救,剩餘食物會發生什麼——但她指出,該網路運營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健全的食物迴圈經濟。
哈佛法學院食品政策專家布羅德·萊布將GFN對減少二氧化碳當量的估計描述為“影響的良好代表”。雖然其他廢物目的地是可能的,“但我們也知道,全球大部分浪費的食物都進入了垃圾填埋場,”她說。“我認為他們的估計可能與實際避免的排放量相差不遠。”
這個故事最初由非營利性媒體組織Grist釋出,該組織報道氣候、正義和解決方案。
編者注(2024年8月23日):我們的合作伙伴GRIST在釋出此故事後對其進行了編輯,以更正關於2022年有13%的食物在從生產者運往零售商的過程中損失的調查結果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