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如何拯救蛇類

社交媒體上的蛇類識別小組正在將蛇類憎恨者轉變為蛇類愛好者

Reddish-brown- and cream-colored snake shown against a black background.

東部銅頭蛇 (Agkistrodon contortrix) 是在德克薩斯州發現的 11 種毒蛇之一。一些專家認為,這種被稱為寬頻銅頭蛇的變種代表一個獨立的物種 (Agkistrodon laticinctus),而不是 A. contortrix 的亞種,這將使德克薩斯州的毒蛇總數達到 12 種。*

傑夫·威爾遜

艾莉森·貝克搬到她所謂的“蛇的天堂”,即達拉斯-沃斯堡郊外 2.5 英畝的住宅時,她最大的恐懼是她的幼小孩子與天堂的居民之一發生危險的遭遇。貝克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德克薩斯州是美國蛇類最多的州之一,擁有 80 多個物種,其中 11 種是毒蛇。之前的房主曾在該房產上發現過毒蛇,包括一條盤踞在游泳池邊的棉口蛇。不久之後,她自己也與這些滑溜溜的生物發生了衝突——包括在做庭院工作時被銅頭蛇咬傷。

然而,儘管最初感到不安,但 44 歲的貝克自從搬進新居後,態度發生了轉變。“我應該知道不要在樹葉堆裡挖,”她談到與銅頭蛇的擦肩而過時說道。“我沒有責怪蛇,而是拿起鏟子把蛇翻了出來,”將動物轉移走而不是殺死它。雖然大多數人可能會去急診室,但貝克的咬傷發生在疫情期間。因此,在遠端醫療諮詢後,她服用了一些抗組胺藥,並度過了她經歷的相當輕微的症狀。“沒關係,”她隨意地說。“我有一道疤痕。”

是什麼力量可以驅動如此戲劇性的觀點轉變?貝克將此歸功於一個 Facebook 群組,該群組的任務是教育成員瞭解蛇類。儘管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在公共衛生和政治方面做錯事而聲名狼藉,但事實證明,它是一個拯救蛇類生命的強大工具。不僅僅是 Facebook。野生動物愛好者正在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建立社群,以推廣準確的蛇類資訊並消除廣為流傳的謠言。透過這些努力,他們甚至將最堅定的蛇類憎恨者轉變為熱情的蛇類愛好者,他們對這些被誤解的生物的新發現的尊重往往會蔓延到家人、朋友和鄰居。一條又一條,蛇類得以繼續生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恐懼因素

是雞把貝克引向了蛇類識別小組。養雞“再鄉土氣息、田園風光、溫馨的感覺不過了,如此樸實美好,直到你開啟雞舍門,發現一條五英尺長的鼠蛇吞下了一個雞蛋,”她說。“那種樸實美好的感覺立刻蒸發成了純粹的恐慌。”人們遇到蛇的常見反應是殺死它——無論它是否真的構成威脅。貝克想知道是否有其他方法,於是求助於 Facebook。

Man holding a snake in an outdoor setting.

馬克·派爾建立了一個 Facebook 群組,以教育人們瞭解北德克薩斯州的蛇類。

圖片來源:傑夫·威爾遜

爬行動物學家馬克·派爾在 2013 年建立了 Facebook 群組“這是什麼蛇?北德克薩斯州教育小組”,此前他多年來一直嘗試更傳統的蛇類保護外展活動。48 歲的派爾住在德克薩斯州胡德縣,是現任達拉斯-沃斯堡爬行動物學協會主席。在他早期的外展工作中,他從未覺得自己取得了任何進展,“因為你與每個人只有短暫的接觸時間。”派爾真正想幫助的人比蛇類更多。“如果你可以用一些關於某個主題的知識幫助人們,那麼保護方面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他說。“你不可能關心或熱愛你一無所知的東西。”

其他社交媒體識別群組涵蓋了從整個大陸到整個地球的巨大區域,而派爾則專注於當地,專注於他最熟悉的蛇類。他認為,這樣一來,“如果有人在他們的後院發現蛇,我實際上可以提供幫助。”他希望他的區域性方法可以作為其他地方努力的模板。

如今,派爾的群組擁有超過 176,000 名成員,他們熱切地交流有關該地區毒蛇的資訊,如響尾蛇、銅頭蛇、棉口蛇和珊瑚蛇,以及無毒的鼠蛇和水蛇等其他無害物種。“這個群組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認為我正在做出真正的改變,”他說。其他已成立的區域性群組包括全州範圍的德克薩斯州蛇類識別小組和 中德克薩斯州蛇類識別小組,後者擁有超過 43,000 名成員,由聖安東尼奧附近的一家蛇類轉移服務機構運營。Facebook 上還有數十個其他群組,主要分佈在蛇類最多的南部和西南部各州,涵蓋的區域範圍小到南亞特蘭大。

建立社群

這些群組的前提很簡單。成員上傳他們想要識別的蛇的圖片,幾分鐘之內,專家管理員就會做出回應。這些頁面的一個不可打破的規則是,使用者必須將他們的猜測保留在心裡。只允許確定無疑的識別。對於派爾來說,這條規則至關重要,以至於他曾經因為女兒猜測而禁言了她。這可能關係到安全問題,特別是當有人說一條蛇是無毒的,但實際上它卻是有毒的時候。

管理員可能是像派爾這樣的蛇類專家,也可能是業餘的“蛇類愛好者”。38 歲的喬恩·法里斯是德克薩斯州韋科市的一名質量控制經理,他幫助管理中德克薩斯州蛇類識別小組。他對蛇類的瞭解完全是自學的——“我一直都很喜歡它們,”他說——在幾年裡透過在論壇上準確的識別建立了自己的信譽後,他最終成為了一名管理員。他花了很多時間幫助驚慌失措的新來者,他們往往認為他們遇到的每一條蛇都是棉口蛇,需要殺死。通常情況下,這是認錯了,他們遇到的實際上是無毒水蛇之一。這些群組的長期成員可以告訴你,區別在於菱斑水蛇或 DBWS(Nerodia rhombifer,無毒)在其術語中,上頜有垂直條紋,眼睛靠得很近,這使其外觀被超級粉絲親切地描述為“傻乎乎的”。相比之下,棉口蛇(Agkistrodon piscivorus,有毒)的眼睛在頭部兩側是遮蔽的,上頜沒有垂直條紋。它們肯定看起來不“傻乎乎的”。

Close-up of brown-and-black-striped snake with brown, yellow greenish head and brown eyes, shown against a black background (left). Brown-and-black-striped snake with orange-red eyes and orange-red forked tongue displayed, shown against a black background (right).

無毒菱斑水蛇,Nerodia rhombifer),經常被誤認為是毒棉口蛇或水腹蛇,Agkistrodon piscivorus)。

傑夫·威爾遜

隨著成員透過參與識別群組而越來越熟悉他們所在地區的蛇類,他們發現自己能夠更好地應對在家中發現蛇類的情況。國際空乘人員謝麗爾·格思,62 歲,在一天之內遇到了四次蛇,這都得益於北德克薩斯州群組而獲得了積極的結果。如果她沒有在四年前加入該群組,那麼在蛇類豐富的一天中的最後一次遭遇,即一條鼠蛇纏繞在她門把手上,很可能會以對蛇類不利的方式結束。“是移動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能夠根據我從該頁面學到的知識來識別它,”她回憶道。“家裡的其他人都嚇壞了,我就說不,不,不,它沒事的,可能是要爬到門上的鳥巢裡去吃蛋,然後就走了。”

格思從識別頁面獲得的教育也幫助她度過了在浴室裡發現蛇的那次。“它有點脾氣暴躁,每個人都在說,‘天哪,天哪,是水腹蛇,殺死它!’”她回憶道。水腹蛇(棉口蛇的另一個名稱)會引起擔憂,但她從頁面上了解到要檢查上頜的垂直條紋——這是無毒的平腹水蛇以及 DBWS 的特徵——而且確實有。他們沒有殺死蛇,而是用掃帚把它趕到室外。

蛇類保護的皈依者向對動物心懷芥蒂的家人、朋友和鄰居宣傳,說服他們在能夠識別蛇類之前對蛇類表現出仁慈。39 歲的貝琪·帕特爾住在北德克薩斯州丹頓郊外。有一天,她給一位親戚發了一張在她家中發現的粗鱗游蛇的照片。這位親戚說:“哦,這個不錯,把它留在家裡”,並向她推薦了蛇類識別群組。雖然帕特爾決定不把這隻微小的無毒訪客留在室內——“我們把它裝在鞋盒裡,放在院子裡了”——但她反過來也敦促其他家人和朋友加入該群組。

作為一個家庭,帕特爾一家團結起來,讓其他蛇類也活下來:一條在花園裡看到的襪帶蛇沒有被打擾;一條在水桶裡發現的鼠蛇——這種喜歡冒險的物種經常出現在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只是被網撈了出來。即使在一個朋友的泳池派對上,當一個孩子發現一條襪帶蛇時,最初的驚慌也變成了友好。“一個男孩伸手進去說,‘哦,我喜歡這些’,然後他們都摸了摸它,”帕特爾回憶道。一個家庭,拯救了四條蛇的生命。

不過,有時,提交給群組進行識別的蛇類是有毒的或受傷的,需要專業的干預。加入本地化的蛇類識別群組的一個好處是,成員可能能夠找到附近的專家,他們可以轉移有問題的蛇或將其送到當地的康復中心,一些頁面管理員自己也提供這些服務。法里斯說,他幾年來一直在免費進行本地轉移,主要是響尾蛇和銅頭蛇。他不只一次在凌晨時分發現自己在一個房子或拖車下追蹤需要轉移的銅頭蛇或響尾蛇。“我言出必行,”他談到如果有人在他們的院子裡發現蛇,他就會遵循他的使命來提供實際幫助。

這些社交媒體外展努力對蛇類種群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尚不清楚。德克薩斯州州爬行動物學家保羅·克魯普表示,計算蛇類數量很困難,因為它們是隱秘的動物。但他毫不懷疑,這些教育小組是有益的,並且“拯救了許多蛇類免於過早死亡”。檢視中德克薩斯州蛇類識別頁面的活動,可以瞭解蛇類在皈依者中的一日快照。當 12 月 31 日進入新年時,14 人釋出了蛇類照片,代表了來自德克薩斯州中心地區的目擊事件。在這些蛇中,有兩條是有毒的——一條銅頭蛇和一條棉口蛇。12 條無毒動物中有 6 條是鼠蛇,包括一條像軟管一樣纏繞在實際水管上的鼠蛇,另一條則積極地在門廊上的搖椅上探查,它們都活著並且在爬行。14 條蛇中只有一條最終死亡,這是一條 DBWS,被一位群組成員的鄰居殺死,這位鄰居確信它是銅頭蛇,現在知道錯了。

從恐懼到著迷

從這些群組中受益的不僅僅是蛇類。派爾說,一些最狂熱的蛇類愛好者通常像貝克一樣,一開始是最恐懼的人。他們是害怕蛇類的大型俱樂部的一份子。事實上,研究表明,蛇類是最常被恐懼的動物之一。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理解這種厭惡的根源,他們推測靈長類動物可能進化出了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以應對被蟒蛇類蛇類捕食的情況。人類嬰兒確實會特別關注蛇類和蛇類運動的影像,儘管不一定感到害怕。可能是文化將人類與生俱來的識別蛇類的能力轉變為恐懼。

如果恐懼是後天習得的,也許它可以被消除。“我感到恐懼和迷戀在人類心理中是聯絡在一起的,有點像同一件事,”派爾根據他與害怕蛇類的人的經歷說道。“如果你把知識放在那裡,那就會把恐懼變成迷戀。”優素福·達納瓦拉在加入北德克薩斯州群組後,這種轉變非常明顯,甚至連他的夢都改變了。一位鄰居在他家門口出現一條鼠蛇並將他嚇壞後,將他介紹到了該頁面,這對鼠蛇來說是一種常見的反應,鼠蛇可以長到 10 英尺長。達納瓦拉開始每天訪問該頁面並測試他的識別技能。“這變成了一場遊戲:我可以自己識別它嗎?” 42 歲的達納瓦拉說道,他是北達拉斯地區的一名網路安全銷售工程師。

蛇類識別成了他的療法。“你一頁又一頁地滾動蛇類圖片,習慣於看到它們,獲得脫敏和知識。”在他接觸該群組之前,“我會夢到一條蛇攻擊我,或者我在逃離它,”他說。但現在在他的夢中,他會跨過一條蛇,然後想,“哦,那是一條鼠蛇,或者那是一條珊瑚蛇”,然後就走開了。現在他甚至成為了一種纖細的石灰色物種——粗綠蛇(Opheodrys aestivus,無毒)的粉絲。“它們的臉上帶著可愛的微笑,”他說。

56 歲的艾莉森·霍利爾是德克薩斯州伯利森市的一名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師,在一條六英尺長的寬頻水蛇(Nerodia fasciata,無毒)佔據她的錦鯉池塘的六週裡,她每晚都做噩夢,直到她能夠將其轉移走。然後,在一位朋友的建議下,她加入了北德克薩斯州群組,她的蛇夢變得“不存在了”,她說。她透過每天檢視該頁面獲得的脫敏和理解“確實有效”,她說。“我就是活生生的證明。”

她的話呼應了匈牙利佩奇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心理學家安德拉斯·諾伯特·齊多在他對蛇類恐懼症的研究中發現的結果。“此類群組中的暴露有兩個關鍵因素:習慣化和知識,”他說。他解釋說,群組成員可以在控制遭遇的情況下遇到他們恐懼的物件,這在暴露療法中很重要。

“個人感受到的焦慮和恐懼會慢慢消退;這個人會習慣這個物體。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慣化,”齊多說。“此類群組中的人們可以學到很多關於蛇類和各種物種的知識,而這些知識本身也有助於減輕恐懼。”這種熟悉感使他們免受恐懼的侵襲,然後恐懼可能會變成迷戀。

表現出迷戀而不是恐懼的成年人可能會創造出一個習慣於蛇類的世代。帕特爾和她八歲的女兒埃莉諾每週都會滾動瀏覽北德克薩斯州群組幾次,試圖識別動物。埃莉諾最喜歡西部菱斑響尾蛇(Crotalus atrox,有毒),因為“它們有非常酷的圖案”。如果她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條,她會怎麼做?“我會進屋,”她說。“我會讓它自己待著。”

61 歲的洛裡·波利特住在德克薩斯州科林縣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和一個高爾夫球場之間。她說,當城市來做洪水清理時,他們稱她的家為“蛇屋”,因為每次來,他們似乎都會發現一兩條蛇。

起初,她覺得這個稱呼並不令人放心——“聽到這個後,我準備賣掉房子搬出去”——但自從加入當地的 Facebook 蛇類群組後,她的想法發生了轉變。她在房產上有一條最喜歡的蛇,一條帶狀蛇(Thamnophis saurita,無毒),她認為她和她的家人已經見過它好幾年了,她甚至將她院子裡的一些蛇描述為“友好的”。

波利特八歲的孫女克萊爾也對蛇類產生了新的迷戀。她們倆經常瀏覽蛇類群組頁面“只是為了好玩。我們就坐在那裡滾動瀏覽。”當被電子郵件問及她最喜歡的蛇是什麼時,克萊爾發回了一張豬鼻蛇的圖畫,蛇類愛好者稱之為“戲劇麵條”,因為它為了顯得難以接近而表現出的戲劇性努力,稱那是她最喜歡的蛇,“因為當你嚇唬它時,它看起來很有趣。”

西部鼠蛇 (Panthero­ phis obsoletus) 對人類沒有威脅,但常與毒棉口蛇混淆。圖片來源:傑夫·威爾遜

*編者注 (2022 年 8 月 19 日):此圖說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包含有關影像中顯示的銅頭蛇的更多資訊。

艾米麗·威林厄姆是一位科學作家,也是《陰莖崇拜:從動物陰莖中汲取的人生教訓》(Avery,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020)和《量身定製的大腦:從氯胺酮到酮飲食再到陪伴:改善感覺和更聰明思考的使用者指南》(Basic Books, 2021)等書的作者。

更多作者:艾米麗·威林厄姆
大眾科學雜誌第 327 卷第 3 期本文最初以“拯救蛇類”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27 卷第 3 期(),第 5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2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