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如何將外科手術從與時間賽跑中解放出來

在麻醉出現之前,外科醫生在每次手術中都要與患者的劇痛作鬥爭。但另一個敵人還在等待著他們:術後感染

托馬斯·伊金斯於 1889 年創作的畫作《阿格紐診所》描繪了麻醉手術到來後的美國手術室。

傑弗裡·克萊門茨 Getty Images照片

改編自林賽·菲茨哈里斯的《屠宰藝術:約瑟夫·李斯特改造維多利亞時代醫學恐怖世界的探索》,經大眾科學/法勒、施特勞斯和吉魯出版社(美國)、企鵝出版社(英國)、邦皮亞尼出版社(義大利)、Intrinseca 編輯社(葡萄牙)、Editorial Debate 出版社(西班牙)、銀杏(北京)圖書有限公司(中國)、Het Spectrum 出版社(荷蘭)、Lindhardt & Ringhof 出版社(丹麥)、Locus 出版社(臺灣)、Suhrkamp Verlag 出版社(德國)、Znak 出版社(波蘭)安排。版權所有 © 2017 林賽·菲茨哈里斯。保留所有權利

1846 年聖誕節前幾天,資深外科醫生羅伯特·李斯頓站在倫敦大學學院新手術室聚集的人們面前,手中拿著一罐透明的液態乙醚,這可能會消除手術中對速度的需求。如果它像美國人聲稱的那樣有效,那麼外科手術的性質可能會永遠改變。儘管如此,李斯頓還是忍不住懷疑,乙醚是否只是另一種江湖騙術的產物,在外科手術中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實際應用。

氣氛十分緊張。就在李斯頓進入手術室前 15 分鐘,他的同事威廉·斯奎爾轉向擠滿旁觀者的人群,要求一位志願者進行練習。房間裡充滿了緊張的竊竊私語聲。在斯奎爾手中是一個看起來像阿拉伯水煙筒的裝置,由玻璃製成,帶有橡膠管和鐘形面罩。該裝置是由斯奎爾的叔叔彼得(倫敦的一位藥劑師)製作的,牙科醫生詹姆斯·羅賓遜在兩天前用它拔掉了一顆牙齒。對於觀眾來說,它看起來很陌生。沒有人敢自願接受測試。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斯奎爾惱羞成怒,最終命令劇院的搬運工謝爾德雷克接受試驗。哈羅德·埃利斯退休外科醫生寫道,他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他“肥胖、紅光滿面,而且肝臟無疑非常習慣烈酒”。斯奎爾小心翼翼地將儀器放在這個胖子的臉上。據報道,搬運工在深吸了幾口乙醚後,從桌子上跳起來,衝出房間,對著外科醫生和人群破口大罵。

不會再有更多的測試了。不可避免的時刻已經到來。

痛苦的終結

下午兩點二十五分,弗雷德里克·丘吉爾——一位來自哈利街的 36 歲管家——被用擔架抬了進來。這位年輕人患有慢性脛骨骨髓炎,這是一種細菌性骨感染,導致他的右膝腫脹並嚴重彎曲。他的第一次手術發生在三年前,當時炎症部位被開啟,正如 1915 年《美國外科雜誌》的一篇文章所描述的那樣,“許多形狀不規則的層狀體”被移除,大小從豌豆到大豆不等。1846 年 11 月 23 日,丘吉爾再次回到醫院。幾天後,李斯頓切開了一個切口,並將探針伸入膝蓋。李斯頓用他未清洗的手觸控骨頭,以確保骨頭沒有鬆動。他命令用溫水清洗傷口幷包扎,並讓病人休息。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丘吉爾的病情惡化了。他很快感到劇烈的疼痛,從臀部輻射到腳趾。這種情況在三週後再次發生,之後李斯頓決定必須截肢。

丘吉爾被用擔架抬進手術室,放在木桌上。兩位助手站在附近,以防乙醚不起作用,他們不得不按住這個驚恐的病人,讓李斯頓切除肢體。在李斯頓的示意下,斯奎爾上前將面罩放在丘吉爾的嘴上。幾分鐘之內,病人就失去了知覺。然後,斯奎爾在丘吉爾的臉上放了一塊浸泡過乙醚的手帕,以確保他在手術過程中不會醒來。他向李斯頓點了點頭,說:“我想他可以了,先生。”

李斯頓開啟一個長長的盒子,取出一把他自己發明的直截肢刀。當天下午在場的觀察員注意到,這把器械一定是他的最愛,因為手柄上有小刻痕,顯示了他之前使用過多少次。李斯頓用指甲颳了刮刀刃,測試其鋒利度。確信它可以勝任這項工作後,他指示助手威廉·卡奇“抓住動脈”,然後轉過身對人群說。

“先生們,給我計時!”他喊道。一陣咔噠聲響起,因為懷錶從馬甲中被拉出來並翻開。

李斯頓轉過身面對病人,用左手緊緊抓住那個人的大腿。他以一個快速的動作,在右膝上方切開了一個深深的切口。他的一位助手立即在大腿上繫上止血帶,以阻止血液流動,而李斯頓則用手指向上推到皮膚瓣下,將其拉回。外科醫生用刀又快速地做了幾下,露出了股骨。然後他停頓了一下。

許多外科醫生一旦面對裸露的骨頭,就會感到鋸斷骨頭的任務令人生畏。在本世紀初,查爾斯·貝爾告誡學生要緩慢而謹慎地鋸。即使是那些擅長切開切口的人,在切斷肢體時也可能會失去勇氣。1823 年,托馬斯·奧爾科克宣稱,人類“一想到那些除了日常使用刀叉之外不熟練任何其他工具的人,竟然會用不潔的手去給他們受苦的同胞做手術,就感到不寒而慄”。他回憶起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說的是一位外科醫生的鋸子緊緊地楔在骨頭裡,以至於無法動彈。他的同代人威廉·吉布森建議新手用一塊木頭練習,以避免這種噩夢般的場景。

李斯頓將刀遞給一位外科敷料員,後者反過來遞給他一把鋸子。同一位助手拉起肌肉,這些肌肉稍後將用於形成適合截肢者的殘肢。這位偉大的外科醫生揮動了六下鋸子,肢體就掉了下來,落入第二位助手的等待之手,後者迅速將其扔進手術檯旁邊裝滿鋸末的箱子裡。

與此同時,第一位助手暫時鬆開止血帶,露出需要結紮的斷裂的動脈和靜脈。在中大腿截肢術中,通常有 11 根血管需要用結紮線固定。李斯頓用方結封閉了主動脈,然後將注意力轉向較小的血管,他用一種叫做 Tenaculum 的鋒利鉤子將它們逐一拉起。他的助手再次鬆開止血帶,而李斯頓則將剩餘的肉縫合在一起。

李斯頓總共花了 28 秒就切除了丘吉爾的右腿,在此期間,病人既沒有動彈也沒有哭喊。當這個人幾分鐘後醒來時,據報道他問手術什麼時候開始,他看到自己抬高的殘肢,這讓那些對他們剛剛目睹的一切感到震驚的旁觀者感到好笑。李斯頓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色,他宣佈:“先生們,這個美國佬的詭計,比催眠術高明多了!”

痛苦的時代即將結束。

兩天後,外科醫生詹姆斯·米勒向愛丁堡的醫學生們宣讀了李斯頓匆忙寫就的一封信,“熱情洋溢地宣佈,外科手術迎來了一線曙光”。在 1847 年的頭幾個月裡,外科醫生和好奇的名流紛紛參觀手術室,以見證乙醚的奇蹟。從查爾斯·納皮爾爵士(現為巴基斯坦一個省的殖民地總督)到拿破崙一世最小的弟弟熱羅姆·波拿巴王子,都親眼目睹了乙醚的效果。

“乙醚化”一詞應運而生,其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在全國各地的報紙上廣為宣傳。《埃克塞特飛行郵報》宣稱:“醫學史上從未出現過像乙醚的使用那樣取得如此完美成功的先例。”李斯頓的成功也在倫敦的《人民報》上大肆宣揚:“哦,對於每一顆充滿感情的心來說,多麼令人欣慰……宣佈了這一崇高的發現,即能夠平息疼痛感,並將眼睛和記憶從手術的所有恐怖中隱藏起來的力量……我們已經征服了疼痛。”

看不見的敵人

對於李斯頓用乙醚取得的勝利來說,同樣具有重大意義的是,一位名叫約瑟夫·李斯特的年輕人當天也在場,他安靜地坐在手術室的後面。這位有抱負的醫學生被他剛剛目睹的戲劇性表演所震撼和著迷,當他走出劇院,走上高爾街時,他意識到自己未來職業的性質將永遠改變。他和他同學們將不再需要目睹像威廉·王爾德觀察到的“如此可怕和痛苦的場景”,威廉·王爾德是一位外科學生,他不情願地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在場觀看了一位病人的眼球切除術。他們也不必像外科醫生約翰·弗林特·索思那樣,每當被外科醫生屠宰的人的哭喊聲變得難以忍受時就逃跑。

然而,當李斯特穿過人群,看到人們握手並祝賀自己選擇了這個職業和這場值得注意的勝利時,他敏銳地意識到,疼痛只是成功外科手術的一個障礙。

他知道,數千年來,揮之不去的感染威脅限制了外科醫生的觸及範圍。例如,進入腹腔已被證明幾乎是致命的,原因就在於感染。胸腔也是禁區。在大多數情況下,內科醫生治療內部疾病——因此有了今天仍然存在的術語“內科”——而外科醫生則處理周圍的疾病:撕裂傷、骨折、皮膚潰瘍、燒傷。只有在截肢術中,外科醫生的刀才會深入體內。手術後存活是一回事。在沒有任何併發症的情況下完全康復是另一回事。

事實證明,在麻醉普及後的二十年裡,外科手術的結果反而惡化了。由於他們對無痛手術的新信心,外科醫生變得越來越願意拿起手術刀,導致術後感染和休克的發生率上升。例如,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截肢手術的死亡率從乙醚使用前的 19% 上升到乙醚使用後的 23%。隨著手術數量的增加,手術室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髒亂。仍然不瞭解感染原因的外科醫生會使用同一套未清洗的器械連續為多位患者做手術。手術室越擁擠,就越不可能採取即使是最原始的衛生預防措施。在那些接受手術刀的人中,許多人要麼死亡,要麼從未完全康復,然後一生都成了殘疾人和病人。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世界各地的病人都更加害怕“醫院”這個詞,而最熟練的外科醫生也不信任自己的能力。

透過羅伯特·李斯頓的乙醚勝利,李斯特剛剛見證了成功外科手術的兩個主要障礙中的第一個障礙的消除——即現在可以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受到 12 月 21 日下午所見所聞的啟發——但也意識到仍然阻礙他職業發展的危險——這位洞察力深刻的約瑟夫·李斯特很快就開始將他餘生致力於闡明術後感染的原因和性質,並找到解決辦法。在一位該行業最後一位偉大屠夫的陰影下,另一場外科手術革命即將開始。

更多探索

現代麻醉的歷史發展。Daniel H. Robinson 和 Alexander H. Toledo 發表於《調查外科雜誌》,第 25 卷,第 3 期,第 141-149 頁;2012 年。

殘害死者:解剖學的過去和現在。林賽·菲茨哈里斯發表於《柳葉刀》,第 381 卷,第 108-109 頁;2013 年 1 月 12 日。

約瑟夫·李斯特與防腐外科手術的實施。Michael Worboys 發表於《註釋與記錄》,第 67 卷,第 3 期,第 199-209 頁;2013 年 9 月 20 日。

來自我們的檔案

已故的約瑟夫·李斯特。約翰·B·休伯;1912 年 2 月 24 日。

林賽·菲茨哈里斯,《屠宰藝術》的作者,是一位醫學史學家,她運營著致力於醫學史上鮮為人知的故事的網站和影片系列。她曾為《柳葉刀》、《新科學家》和其他出版物撰稿。

更多作者:林賽·菲茨哈里斯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7 卷第 4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 “危險的醫學” 為標題發表於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7 卷第 4 期 (),第 7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17-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