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中的氟化物如何預防蛀牙?是否存在任何“天然”的氟化物保護,還是隻存在於人工化合物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加利福尼亞州阿普託斯市卡布裡洛學院牙齒衛生部門的初級診所協調員Francine Van Meter提供了以下材料

“牙菌斑產生的酸會導致牙齒礦物質的流失(這個過程稱為脫礦),從而導致蛀牙。小蛀洞或齲損的形成可以透過再礦化逆轉——即將礦物質沉積到先前受損的牙齒區域。區域性氟化物,當以低濃度頻繁使用時,會增加牙釉質晶體的生長速度和尺寸。脫礦病灶內牙釉質晶體的加速生長啟動了牙齒的再礦化。此外,較大的晶體不易受到未來酸的侵蝕。”

“系統性氟化物——攝入的氟化物主要透過胃和腸道吸收到血液中——有助於在牙齒生長時加強牙齒。氟化物被輸送到正在發育的牙蕾,在那裡與正在發育的晶體的相互作用啟動了用氟磷灰石(一種包含氟化物的相關晶體)替代羥基磷灰石(牙釉質的正常晶體成分)。氟磷灰石比羥基磷灰石更耐腐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牙科協會的Mary Hayes提供了一些進一步的資訊

“氟化物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元素,當全身攝入或區域性應用於牙齒時,可以預防蛀牙。氟離子來自元素氟。氟是地殼中第13個最豐富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永遠不會以遊離態存在。它僅以與其他元素結合的形式作為氟化物化合物存在。以這種形式,它存在於世界各地岩石和土壤中礦物質的成分中。水流經含有氟化物的岩層並溶解這些化合物,從而產生氟離子。結果是,包括海洋在內的所有水源中都存在少量可溶性氟離子。”

“氟化物在所有食物和飲料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濃度差異很大。所有水中都天然含有一些氟化物。飲用水氟化處理是將水中的氟化物含量調整到推薦水平以獲得最佳牙齒健康的過程。在美國,水中氟化物的最佳濃度已確定在百萬分之0.7到1.2 (ppm) 的範圍內。特定地區的最佳濃度取決於該地區的年平均氣溫。”

“研究人員認為氟化物實現其抗齲(預防蛀牙)效果有幾種機制。它透過將羥基磷灰石轉化為溶解度較低的氟磷灰石來降低牙釉質在酸中的溶解度;它可能直接對牙菌斑產生影響,降低菌斑生物產生酸的能力;並且它促進已被酸脫鈣的區域牙釉質的再礦化。”

“最有可能的是,氟化物透過這些效應的組合起作用。但氟化物的再礦化作用至關重要,因為它導致早期齲齒過程的逆轉,併產生更耐腐蝕的牙釉質表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