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整骨療法協會會員羅伯特·格斯特曼醫學博士(Robert Gerstman D.O.)提供了以下解釋。格斯特曼博士專攻精神病學,並通過了美國整骨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委員會以及美國精神病學與神經病學委員會的認證。
圖片來源:全腦圖譜 核磁共振成像揭示了許多以前只能在屍檢中才能看到的身體部位。這張圖片描繪了與亨廷頓舞蹈症相關的腦部變化。 |
在1982年磁共振成像(MRI)進入臨床領域之前,獲得人體任何形式的3D影像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計算機軸向斷層掃描,也稱為CAT或CT掃描。雖然CT在某些情況下效果良好,但它也有侷限性。它使患者暴露於輻射,並且僅在軸向(從上到下)平面上顯示身體。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相比之下,MRI不依賴於X射線的吸收。它基於核磁共振(NMR)。當MRI最初在研究中引入時,實際上被稱為NMR。然而,這個名稱嚇壞了許多人,他們錯誤地認為這項技術會使他們暴露於核輻射。事實上,NMR的“N”代表原子核及其自旋方式,而不是核輻射。
所涉及的基本物理原理如下:當原子被置於磁場中時,奇數原子(那些具有不等數量的質子和中子的原子,例如氫)在該磁場內對齊。換句話說,它們的旋轉軸都指向相同的方向。氫是體內最豐富的奇數原子,但所有奇數原子都受到這種對齊過程的影響。當這些原子隨後暴露於磁場的短暫中斷(通常稱為脈衝)時,它們會從磁場移開。在脈衝解除後,原子重新對齊,併發射射頻訊號。MRI機器中的掃描器收集來自各個原子核的所有訊號,並在計算機分析的幫助下,使用該資訊建立一系列維度影像。
與CT不同,MRI可以顯示多個平面上的影像——軸向平面、矢狀面(從一側到另一側)和冠狀面(從前到後)——使醫生能夠看到以前除了屍檢之外不可能視覺化的影像。具有臨床意義的是,使用不同的脈衝訊號會導致不同的影像型別。三種最常用的型別被稱為T1、T2和質子密度。
T1是一種短而快的脈衝,使脂肪組織看起來明亮,腦脊液(CSF)看起來黑暗。T1影像看起來像CT影像,並且比其他MRI影像型別更聚焦。T1允許對身體結構進行整體視覺化——可以透過使用造影劑來增強的檢視。就像碘可以在CT掃描中用於染色血管一樣,釓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釓DTPA)使T1 MRI影像中的血管呈現白色。(除非血腦屏障因腫瘤或感染等原因而破裂,否則釓通常不會穿過血腦屏障。)
T2脈衝的持續時間是T1脈衝的四倍,這使得被水包圍的氫核成為更合適的對比。在T2影像中,腦脊液呈現白色,並且具有異常高含水量的區域(受腫瘤、感染或中風影響的區域)也看起來明亮。在質子密度影像中,腦脊液和大腦看起來相同,從而更容易看到腦室結構旁邊的組織變化。
除了其臨床多功能性之外,MRI掃描器在0.3-2.0特斯拉的電磁能量暴露下似乎不會對生物組織造成傷害。並且該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新的應用一直在被發現。MRI可以顯示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症中常見的腦萎縮變化。它可以比許多其他形式的醫學成像更早地檢測到腫瘤。並且它可以更好地揭示軸向平面上不易顯示的身體部位,包括小腦,帕金森病、亨廷頓舞蹈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的明顯變化發生在那裡。
不幸的是,MRI不能用於所有患者。裝有心臟起搏器和鐵磁性金屬植入物的人不符合條件。此外,即使是患有輕度幽閉恐懼症的人也可能在MRI掃描期間感到非常不適,因為他們需要靜臥在一個狹窄的管子內。越來越多的開放式MRI機器(沒有管子)可供使用。但是它們產生的影像雖然仍然優於CT掃描,但不如CT掃描清晰。
也就是說,CT掃描仍然是每個醫院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因為它們產生影像所需的時間遠不及MRI掃描。此外,它們比MRI更清晰地描繪骨骼。因此,在可能頭部外傷的無意識患者的情況下,CT是最佳選擇。